《本草纲目》
【明朝】 李时珍
目录分页
-
《本草纲目》 草部 ▪ 黄芪
释名亦名戴糁、戴椹、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气味(根)甘、微温、无毒。主治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
-
《本草纲目》 草部 ▪ 人参
释名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气味(根)甘、微寒、无毒。主治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大)。用人参十两细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缓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
-
《本草纲目》 草部 ▪ 芎穷
释名亦名胡、川芎、香果、山鞠穷。气味(根)辛、温、无毒。主治气虚头痛。用川芎研细,每取二钱,茶汤调服。产后头痛。用川芎、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又方:加白术,水煎服。风热头痛。用川芎...
-
《本草纲目》 草部 ▪ 沙参
释名亦名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苦心。气味(根)苦、微寒、无毒。主治肺热咳嗽。用沙参半两,水煎服。突然发疝(小腹及阴中绞痛,自法出,几欲死)。用沙参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妇女白带...
-
《本草纲目》 草部 ▪ 荠苠
释名读如齐尼。亦名杏参、杏叶沙参、甜桔梗、白面根。苗名隐忍。气味(根)甘、寒、无毒。主治强中、消渴(男子出精后,阴茎仍然坚挺,称为“强中”;如同时有多饮多便现象,即属“消渴”,能发痈疽)。用猪肾一个...
-
《本草纲目》 草部 ▪ 桔梗
释名亦名白药、梗草、荠气味(根)辛、微温、有小毒。李时珍认为:“当以苦、辛、平为”。主治胸满不痛。用桔梗、枳壳等分。煎水二杯,成一杯,温服。伤寒腹胀(阴阳不和)。用桔梗、半夏、陈皮各三钱,生姜五片,...
-
《本草纲目》 草部 ▪ 当归
释名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气味(根)苦、温、无毒。主治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空当归身二钱(酒洗)。棉黄氏一两(蜜灸),水煎,作一次...
-
《本草纲目》 草部 ▪ 长松
释名亦名仙茆。生古松下,根色如荠,味似人参。气味(根)甘、温、无毒。主治风血宿疾,亦解诸虫毒。验方中有“长松酒”,能滋补一切风虚。附方长松一两五钱,熟地黄八钱,生地黄、黄芪(蜜灸)、陈皮各七钱,当归...
-
《本草纲目》 草部 ▪ 黄精
释名亦名黄芝、戊已芝、菟竹、鹿竹、仙人余粮、救穷草、米铺、野生姜、重楼、鸡格、龙御、垂珠。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补肝明目。用黄精二斤、蔓菁子一斤,共同九蒸九晒,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常...
-
《本草纲目》 草部 ▪ 萎蕤
释名亦名女萎、葳蕤、萎、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每取二钱,略加薄荷、生姜...
-
《本草纲目》 草部 ▪ 铁线草
释名微苦、平、无毒。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男女诸风。对妇人产后风,有特效。用铁线草根五钱、五加皮一两、防风二钱,共研为末;另取一斤重的乌骨鸡一只,水内淹死(按:这是为了留血),去毛肠,砍为肉块,加...
-
《本草纲目》 草部 ▪ 知母
释名亦名母、连母、母、货母、地参、水参(水须、水浚)、荨、藩、苦心、心草气味(根)苦、寒、无毒。主治痰嗽。用知母、贝母各一两,研细: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夜,切生姜三片,二面蘸上药末,放在口里细...
-
《本草纲目》 草部 ▪ 肉苁蓉
释名亦名肉松容、黑司命。气味甘、微温、无毒。主治劳伤,精败面黑。用肉苁蓉四两,水煮烂,切薄研细,炖羊肉吃。肾虚白浊。用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枣汤...
-
《本草纲目》 草部 ▪ 列当
释名亦名栗当、草苁蓉、花苁蓉。气味(根)甘、温、无毒。主治男子五劳七伤、阳痿等症,用列当二斤,捣烂筛净,泡酒喝。…
-
《本草纲目》 草部 ▪ 锦地罗
释名(根)微苦、平、无毒。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山岚、瘴毒、疮毒及其他中毒。用锦地罗根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本草纲目》 草部 ▪ 黄芪
释名亦名戴糁、戴椹、草、百本、王孙。(“芪”原作为“耆”)。气味(根)甘、微温、无毒。主治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
《本草纲目》 草部 ▪ 人参
释名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气味(根)甘、微寒、无毒。主治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大)。用人参十两细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缓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
《本草纲目》 草部 ▪ 芎穷
释名亦名胡、川芎、香果、山鞠穷。气味(根)辛、温、无毒。主治气虚头痛。用川芎研细,每取二钱,茶汤调服。产后头痛。用川芎、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又方:加白术,水煎服。风热头痛。用川芎...
《本草纲目》 草部 ▪ 沙参
释名亦名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苦心。气味(根)苦、微寒、无毒。主治肺热咳嗽。用沙参半两,水煎服。突然发疝(小腹及阴中绞痛,自法出,几欲死)。用沙参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妇女白带...
《本草纲目》 草部 ▪ 荠苠
释名读如齐尼。亦名杏参、杏叶沙参、甜桔梗、白面根。苗名隐忍。气味(根)甘、寒、无毒。主治强中、消渴(男子出精后,阴茎仍然坚挺,称为“强中”;如同时有多饮多便现象,即属“消渴”,能发痈疽)。用猪肾一个...
《本草纲目》 草部 ▪ 桔梗
释名亦名白药、梗草、荠气味(根)辛、微温、有小毒。李时珍认为:“当以苦、辛、平为”。主治胸满不痛。用桔梗、枳壳等分。煎水二杯,成一杯,温服。伤寒腹胀(阴阳不和)。用桔梗、半夏、陈皮各三钱,生姜五片,...
《本草纲目》 草部 ▪ 当归
释名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气味(根)苦、温、无毒。主治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空当归身二钱(酒洗)。棉黄氏一两(蜜灸),水煎,作一次...
《本草纲目》 草部 ▪ 长松
释名亦名仙茆。生古松下,根色如荠,味似人参。气味(根)甘、温、无毒。主治风血宿疾,亦解诸虫毒。验方中有“长松酒”,能滋补一切风虚。附方长松一两五钱,熟地黄八钱,生地黄、黄芪(蜜灸)、陈皮各七钱,当归...
《本草纲目》 草部 ▪ 黄精
释名亦名黄芝、戊已芝、菟竹、鹿竹、仙人余粮、救穷草、米铺、野生姜、重楼、鸡格、龙御、垂珠。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补肝明目。用黄精二斤、蔓菁子一斤,共同九蒸九晒,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常...
《本草纲目》 草部 ▪ 萎蕤
释名亦名女萎、葳蕤、萎、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每取二钱,略加薄荷、生姜...
《本草纲目》 草部 ▪ 铁线草
释名微苦、平、无毒。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男女诸风。对妇人产后风,有特效。用铁线草根五钱、五加皮一两、防风二钱,共研为末;另取一斤重的乌骨鸡一只,水内淹死(按:这是为了留血),去毛肠,砍为肉块,加...
《本草纲目》 草部 ▪ 知母
释名亦名母、连母、母、货母、地参、水参(水须、水浚)、荨、藩、苦心、心草气味(根)苦、寒、无毒。主治痰嗽。用知母、贝母各一两,研细: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夜,切生姜三片,二面蘸上药末,放在口里细...
《本草纲目》 草部 ▪ 肉苁蓉
释名亦名肉松容、黑司命。气味甘、微温、无毒。主治劳伤,精败面黑。用肉苁蓉四两,水煮烂,切薄研细,炖羊肉吃。肾虚白浊。用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加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枣汤...
《本草纲目》 草部 ▪ 列当
释名亦名栗当、草苁蓉、花苁蓉。气味(根)甘、温、无毒。主治男子五劳七伤、阳痿等症,用列当二斤,捣烂筛净,泡酒喝。…
《本草纲目》 草部 ▪ 锦地罗
释名(根)微苦、平、无毒。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山岚、瘴毒、疮毒及其他中毒。用锦地罗根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