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部之下为60类,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各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即“事”)。其中“释名”列举别名,解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药物出产、形态、采收等;“辨疑”(或“正误”),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修治”,述炮炙方法;“气味”、“主治”、“发明”,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其下每多作者个人见解;“附方”,以病为题,附列相关方剂。

李时珍念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遂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在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基础上编成此书。

《本草纲目》版本颇多,除国外各种全译或节译本外,国内现存约七十二种,大致可分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摄元堂本)及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江西本系统,主要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张鼎思刻本等;钱本系统,主要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钱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并改绘药图,以及清顺治十二年(1655)吴毓昌太和堂本,乾隆间《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抄录;张本系统,主要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张绍棠南京味古斋刻本,文字参校江西本、钱本,药图改绘后增加十余幅,并附《本草纲目拾遗》。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本即据张本影印,晚近通行本为197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衡如校点本,199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金陵本影印本。

查看该书籍完整介绍

目录分页

  • 《本草纲目》 石部 ▪ 石脑油

    释名亦名石油、石漆、猛火油、雄黄油、硫磺油。气味辛、苦、有毒。主治小儿惊热、疮癣虫癞等。附方石脑油就是现在所说的石油原油,虽为古代烧炼家所重视,但后世很少用以入药。…

  • 《本草纲目》 石部 ▪ 石炭

    释名亦称煤炭、石墨、铁炭、乌金石、焦石。气味甘、辛、温、有毒。主治刀伤。用石炭捣成粉,敷伤口。疮口太深不能速合者,加滑石。误吞金银及钱在腹中不下。用石炭(一块,杏核大)、硫磺(一块,皂角子大),共研...

  • 《本草纲目》 石部 ▪ 石灰

    释名亦名石垩、垩灰、希灰、煅石、白虎、矿灰。气味辛、温、有毒。主治中风口。用新石灰,醋炒后,调如泥,涂口侧。口向左歪,涂右边;口向右歪,涂左边。很快奶可牵正。风牙肿痛。用放了两年的陈石灰、细辛,等分...

  • 《本草纲目》 石部 ▪ 凝水石

    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气味辛、寒、无毒。主治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牙龈出血,有洞...

  • 《本草纲目》 石部 ▪ 浮石

    释名亦名海石、水花。气味咸、平、无毒。李明诊认为性大寒。主治咳嗽不止。用浮石研细,煎水服,或和蜜做成丸子吞服。消渴。用浮石、青黛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细。每服一钱,温水送下。又方:浮石、蛤粉、蝉蜕,...

  • 《本草纲目》 石部 ▪ 阳起石

    释名亦名羊起名、白石、石生。气味咸、微温、无毒。主治丹毒肿痒。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清水调搽。滑精(元气虚寒,精滑不禁,手足常冷,大便溏泄)。用阳起石煅后研细,加钟乳粉等分,再加酒煮过的附子末,调一点面...

  • 《本草纲目》 石部 ▪ 慈石

    释名亦名玄石、处石、铁石、吸针石。气味辛、寒、无毒。主治耳聋。用慈石一小粒,放入病耳内。另了耳不病,只放铁沙。病耳渐愈。又方:豆大慈石一粒,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用新丰包好塞耳内。口含生铁一小块,觉...

  • 《本草纲目》 石部 ▪ 卤咸

    释名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气味苦、寒、无毒。主治风热赤眼,虚肿涩痛。用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密封于新瓶中,开水煮一顿饭时间,取出静放三天。点眼,一天点三、五次。...

  • 《本草纲目》 石部 ▪ 代赭石

    释名亦名须丸、血师、土朱、铁朱。气味苦、寒、无毒。主治哮喘,睡卧不得。用代赭石,研末,米醋调服。宜常服用。伤寒无汗。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盖被静卧,...

  • 《本草纲目》 石部 ▪ 禹余粮

    释名亦名白余粮气味甘、寒、无毒。主治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用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粮汤”。肠泄不止。用禹余粮四两(火煅、醋淬),...

  • 《本草纲目》 石部 ▪ 空青

    释名亦名杨梅青气味甘、酸、寒、无毒。主治眼睛昏花不明。用空青少许,露一夜,次日,点眼。翳障。用空青、矾石(烧过)各一两,贝子四枚,共研细,每日点眼。又方:空青二钱,蕤仁(去皮)一两,片脑三钱,共研细...

  • 《本草纲目》 石部 ▪ 戎盐

    释名亦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士盐(按:即现在所称的大青盐)。气味咸、寒、无毒。主治小便不通。用戎盐一枚,如弹丸大,加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水煎服。风眼烂脸。用戎盐化水点眼。痔疮漏疮。用白矾四两...

  • 《本草纲目》 石部 ▪ 曾青

    释名曾,音层。曾青,即层青。就是成为层状的空青。李时珍说:“曾青治目,义同空青”。气味酸、小寒、无毒。主治风热目疾(眼红或烂,怕太阳光,眼屎多,常流泪,或痒或痛)。用曾青四两,蔓荆子二两,炮姜、防风...

  • 《本草纲目》 石部 ▪ 绿青

    释名亦名石绿、大绿。生于铜矿中。气味小毒。主治急惊昏迷。用绿青四两、轻粉一钱,共研细。以生簿荷汁合酒把药灌下。痰吐即愈。风痰迷闷。用绿青十两,乌头尖、附子尖、蝎尾各七十个,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

  • 《本草纲目》 石部 ▪ 扁青

    释名亦名石青、大青。即今矿物学上的石青。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顽痰不化等症,兼有明目、利痰、生精、平肝等功效。附方扁青一两、绿青半两、共研细,水飞过,做成绿豆大的丸子。每服十丸,温水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