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部之下为60类,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各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即“事”)。其中“释名”列举别名,解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药物出产、形态、采收等;“辨疑”(或“正误”),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修治”,述炮炙方法;“气味”、“主治”、“发明”,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其下每多作者个人见解;“附方”,以病为题,附列相关方剂。

李时珍念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遂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在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基础上编成此书。

《本草纲目》版本颇多,除国外各种全译或节译本外,国内现存约七十二种,大致可分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摄元堂本)及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江西本系统,主要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张鼎思刻本等;钱本系统,主要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钱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并改绘药图,以及清顺治十二年(1655)吴毓昌太和堂本,乾隆间《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抄录;张本系统,主要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张绍棠南京味古斋刻本,文字参校江西本、钱本,药图改绘后增加十余幅,并附《本草纲目拾遗》。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本即据张本影印,晚近通行本为197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衡如校点本,199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金陵本影印本。

查看该书籍完整介绍

目录分页

  • 《本草纲目》 草部 ▪ 艾

    释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

  • 《本草纲目》 草部 ▪ 番红花

    释名亦名消夫蓝、撤法即。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亦治惊悸。…

  • 《本草纲目》 草部 ▪ 茵陈蒿

    气味(茎、叶)苦、平、微寒、无毒。主治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浴即愈。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

  • 《本草纲目》 草部 ▪ 青蒿

    释名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主治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 《本草纲目》 草部 ▪ 白蒿

    释名由胡、蒌蒿、蘩。气味(苗、根)甘、平、无毒。主治风寒湿痹、恶疮癞疾、夏月暴痢等。能杀河豚鱼毒。…

  • 《本草纲目》 草部 ▪ 红蓝花

    释名亦名红花、黄蓝。气味(花)辛、温、无毒。主治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喉痹壅塞。用药花捣烂,取汁一小...

  • 《本草纲目》 草部 ▪ 茺蔚(益母草)

    释名益母、益明、贞蔚、推、野天麻猪麻、郁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质汗。气味(子)辛、甘、微温、无毒。(茎、叶)辛、微温、无毒。(花)微苦、甘、无毒。(根)甘、无毒。主治妇女胎前产后各种疾病。用连根收...

  • 《本草纲目》 草部 ▪ 夏枯草

    释名夕句、乃东、燕面、铁色草。气味(茎、叶)苦、辛、寒、无毒。主治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

  • 《本草纲目》 草部 ▪ 刘寄奴草

    释名金寄奴、乌藤菜。气味苦、温、无毒。主治大小便血。用刘寄奴研末,茶调匀,空心服二钱即止。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合,一次温服。霍乱...

  • 《本草纲目》 草部 ▪ 鸡冠花

    气味(苗、子、花)甘、凉、无毒。主治吐血不止。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便血。用鸡冠花、椿根皮,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黄芪汤送下。一天服...

  • 《本草纲目》 草部 ▪ 呆耳

    释名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气味(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主治久疟不愈。用苍耳子或根、茎,焙过,研...

  • 《本草纲目》 草部 ▪ 天名精

    释名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蚵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气味(叶、根)甘、寒、无毒。李明珍说:“微辛、甘、有小毒”。主治...

  • 《本草纲目》 草部 ▪ 希莶

    释名亦名希仙、火锨草、猪膏母、虎膏、狗膏、粘糊菜。气味苦、寒、有小毒。一说:辛、苦、平、无毒。主治中风。夏日采莶枝、叶,洗净,九蒸九暴,但不宜太燥,捣碎为末,加炼蜜和丸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

  • 《本草纲目》 草部 ▪ 狼牙

    气味牙子、狼齿、狼子、犬牙、抱牙、支兰。主治(根)苦、寒、无毒。附方刀伤。用狼牙草的茎、叶熟捣贴伤处。尿血。用狼牙草(焙干)、蚌粉(炒)、槐花、百药煎,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淘米水调下。寸白虫...

  • 《本草纲目》 草部 ▪ 箬

    释名箬,音若。亦名辽叶。气味(叶)甘、寒、无毒。主治咽喉闭痛。用箬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喉部,有效。肺壅、流鼻血。用箬叶(烧灰)、白面各三钱,研匀,清水冲服二钱。月经不止。用箬叶灰、蚕纸灰,等分为...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是为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直播营销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