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部之下为60类,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各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即“事”)。其中“释名”列举别名,解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药物出产、形态、采收等;“辨疑”(或“正误”),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修治”,述炮炙方法;“气味”、“主治”、“发明”,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其下每多作者个人见解;“附方”,以病为题,附列相关方剂。

李时珍念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遂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在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基础上编成此书。

《本草纲目》版本颇多,除国外各种全译或节译本外,国内现存约七十二种,大致可分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摄元堂本)及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江西本系统,主要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张鼎思刻本等;钱本系统,主要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钱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并改绘药图,以及清顺治十二年(1655)吴毓昌太和堂本,乾隆间《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抄录;张本系统,主要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张绍棠南京味古斋刻本,文字参校江西本、钱本,药图改绘后增加十余幅,并附《本草纲目拾遗》。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本即据张本影印,晚近通行本为197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衡如校点本,199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金陵本影印本。

查看该书籍完整介绍

目录分页

  • 《本草纲目》 草部 ▪ 蛇床

    释名亦名蛇粟、蛇米、虺床、马床、墙蘼。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阳事不起。用蛇床子、五味子、菟丝子,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赤白带下,月经不来。用蛇床子、桔...

  • 《本草纲目》 草部 ▪ 藁本

    释名亦名藁茇、鬼卿、地新、微茎。气味(根)辛、温、无毒。主治太阳头痛、巅顶痛、头面身体皮肤风湿,亦治痈疽,排脓内塞。小儿疥癣,可用藁本煎汤洗,并搓洗换下来的衣服。头悄多,可用藁本、白芷,等分为末,夜...

  • 《本草纲目》 草部 ▪ 恶实

    释名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气味(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主治身肿欲裂。用牛蒡子二两,炒过,研细。每服二钱,温水送下。一日服三次。风热浮肿(咽喉...

  • 《本草纲目》 草部 ▪ 白芷

    释名元代李杲说:“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风是也。”气味(根)辛、温、无毒。主治一切伤寒。用白芷一两、生甘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一枚、鼓五十粒,加水二...

  • 《本草纲目》 草部 ▪ 芍药

    释名将离、梨食、白芍、余容、延。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气味(根)苦、平、无毒。主治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 《本草纲目》 草部 ▪ 牡丹

    释名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气味(根皮)辛、寒、无毒。主治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

  • 《本草纲目》 草部 ▪ 蠡实

    释名亦名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豕首、三坚。气味(实)甘、平、无毒。主治寒疝诸疾。用马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拌面煮食,食尽一升见效。喉痹。用蠡实一合,升麻五分,加水一升...

  • 《本草纲目》 草部 ▪ 木香

    释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气味(根)辛、温、无毒。主治中气不省(闭目不语,状如中风)。用木香研细,冬瓜子煎汤灌下三钱。谈盛者。药中加竹沥和姜汁。胃气闷胀,不思饮食。用木香、诃子各二十两,捣烂...

  • 《本草纲目》 草部 ▪ 甘松香

    释名苦弥扯。气味(根)甘、温、无毒。主治心腹痛满,脾积郁,肾虚齿痛,面痣风疮,脚气浮膝等。…

  • 《本草纲目》 草部 ▪ 杜若

    释名杜蘅、杜莲、若芝、楚蘅、山姜。气味(根)辛、微温、无毒。主治胸胁逆气,头痛流涕,皮间风热等。附方李时珍说:“杜若乃神农上品,治足少阴、太阳诸证要药,而世不知用,惜哉。”(意思是说,杜若在《神农本...

  • 《本草纲目》 草部 ▪ 胡芦巴

    释名亦名苦豆。主治小肠气痛。用胡芦巴炒过,研细。每服二钱,茴香酒送下。肾脏虚冷,腹胁胀满。用胡芦巴(炒)二两,熟附子、硫磺各七钱五分,共研为末,加酒煎曲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盐汤送...

  • 《本草纲目》 草部 ▪ 高良姜

    释名蛮姜,子名红豆蔻气味(根)辛、大温、无毒。主治霍乱吐泻。用高良姜(炙令焦香)五两,加酒一升,煮三、四沸,一次服完。脚气欲吐(患脚气病的人,容易发吐。日常生活,注意早餐多食,午餐少食,晚餐不食,或...

  • 《本草纲目》 草部 ▪ 豆蔻

    释名草豆蔻、漏蔻、草果。气味(仁)辛、涩、温、无毒。主治心腹胀满,气短。用豆蔻一两,去皮,研细。每服半钱,木瓜生姜汤调下。胃弱呕逆不食。用豆蔻仁二枚、高良姜半两,加水一碗合煮,去渣取汁,再以生姜汁半...

  • 《本草纲目》 草部 ▪ 白豆蔻

    释名多骨。气味(仁)辛、大温、无毒。主治胃冷恶心(进食即想吐)。用白豆蔻仁三枚捣细,温酒送服。数服以后,即见效。突然恶心。取白豆蔻仁细嚼止吐。小儿吐乳。用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

  • 《本草纲目》 草部 ▪ 小青

    释名千金藤气味(叶)温、无毒。主治敷痈肿疮疖,治血痢腹痛,解蛇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