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 卷四十三 赵世家 第十三

【汉朝】 司马迁


  2003-3-5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①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

  注①正义中音仲。

  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①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②与桃林③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④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⑤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⑥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⑦由此为赵氏。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云皋狼地名,在西河。”索隐按:如此说,是名孟增号宅皋狼。而徐广云“或曰皋狼地名,在西河”。按地理志,皋狼是西河郡之县名,盖孟增幸于周成王,成王居之于皋狼,故云皋狼。

  注②索隐言造父取八骏,品其色,齐其力,使驯调也。并四曰乘,并两曰匹。

  正义乘,食证反。并四曰乘,两曰匹。取八骏品其力,使均驯。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桃林在陕州桃林县,西至潼关,皆为桃林塞地。山海经云夸父之山,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广阔三百里,中多马,造父于此得骅骝??耳之乘献周穆王也。”

  注④索隐穆天子传曰“穆王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作歌”,是乐而忘归也。

  谯周不信此事,而云“余常闻之,代俗以东西阴阳所出入,宗其神,谓之王父母。或曰地名,在西域,有何见乎”。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之徐国也。博物志云:

  ‘徐君宫人娠,生卵,以为不祥,□于水滨。孤独母有犬名鹄仓,衔所□卵以归,覆暖之,遂成小儿,生偃王。故宫人闻之,更收养之。及长,袭为徐君。

  后鹄仓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鹄仓或名后仓也’。”

  注⑥索隐谯周曰:“徐偃王与楚文王同时,去周穆王远矣。且王者行有周?,岂闻乱而独长驱日行千里乎?”并言此事非实也。

  注⑦正义晋州赵城县□造父邑也。

  自造父已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千亩战,①奄父脱宣王。奄父生叔带。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千亩原在晋州岳阳县北九十里也。”

  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而*(生)**[至]*赵夙。

  赵夙,晋献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赵夙为将伐霍。霍公求?齐。①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于齐,复之,以奉霍太山之祀,晋复穰。晋献公赐赵夙耿。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求,一作‘来’。”

  注②索隐杜预曰:“耿,今河东皮氏县耿乡是。”

  夙生共孟,当鲁闵公之元年也。共孟生赵衰,字子余。①

  注①索隐系本云公明生共孟及赵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左传云衰,赵夙弟。而此系云共孟生衰,谯周亦以此为误耳。

  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重耳以骊姬之乱亡奔翟,赵衰从。翟伐?咎如,得二女,翟以其少女妻重耳,长女妻赵衰而生盾。初,重耳在晋时,赵衰妻亦生赵同?赵括?赵婴齐。赵衰从重耳出亡,凡十九年,得反国。重耳为晋文公,赵衰为原大夫,居原,任国政。①文公所以反国及霸,多赵衰计策,语在晋事中。

  注①索隐系本云:“成季徙原。”宋忠云:“今?门原平县也。”正义括地志云:“原平故城,汉原平县也,在代州崞县南三十五里。”崞音郭。按:宋忠说非也。括地志云:“故原城在怀州济原县西北二里。左传云襄王以原赐晋文公,原不服,文公伐原以示信,原降,以赵衰为原大夫,即此也。原本周畿内邑也。”

  赵衰既反晋,晋之妻固要迎翟妻,而以其子盾为适嗣,晋妻三子皆下事之。晋襄公之六年,而赵衰卒,谥为成季。

  赵盾代成季任国政二年而晋襄公卒,太子夷皋年少。盾为国多难,欲立襄公弟雍。雍时在秦,使使迎之。太子母①日夜啼泣,顿首谓赵盾曰:“先君何罪,释其适子而更求君?”赵盾患之,恐其宗与大夫袭诛之,乃遂立太子,是为灵公,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灵公既立,赵盾益专国政。

  注①索隐穆嬴也。

  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及食熊蹯,?不熟,杀宰人,持其尸出,赵盾见之。灵公由此惧,欲杀盾。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救盾,盾以得亡。未出境,而赵穿?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成公。赵盾复反,任国政。君子讥盾

  “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其君”。晋景公①时而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

  注①索隐成公之子,名据。

  赵朔,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①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君,子孙在朝,何以惩??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注①集解徐广曰:“按年表,救郑及诛灭,皆景公三年。”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

  “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柰何?”

  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①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注①集解徐广曰:“小儿被曰葆。”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臣之愿也。”于是召赵武?程婴?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推次,晋复与赵武田邑,是景公之十七年也。而乃是成公八年经书‘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左传于此说立赵武事者,注云‘终说之耳,非此年也’。”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①

  注①集解新序曰:“程婴?公孙杵臼可谓信友厚士矣。婴之自杀下报,亦过矣。”

  正义今河东赵氏祠先人,犹别舒一座祭二士矣。

  赵氏复位十一年,而晋厉公杀其大夫三郄。栾书畏及,乃遂?其君厉公,更立襄公曾孙周,①是为悼公。晋由此大夫稍强。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襄公孙也。”索隐晋系家襄公少子,名周。

  赵武续赵宗二十七年,晋平公立。平公十二年,而赵武为正卿。十三年,吴延陵季子使于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矣。”赵武死,谥为文子。

  文子生景叔。①景叔之时,齐景公使晏婴于晋,②晏婴与晋叔向语。婴曰:

  “齐之政后卒归田氏。”叔向亦曰:“晋国之政将归六卿。六卿侈矣,而吾君不能恤也。”

  注①索隐系本云:“景叔名成。”

  注②集解徐广曰:“平公之十九年。”

  赵景叔卒,生赵鞅,是为简子。

  赵简子在位,晋顷公之九年,简子将合诸侯戍于周。其明年,入周敬王于周,辟弟子朝之故也。

  晋顷公之十二年,六卿以法诛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之大夫。晋公室由此益弱。

  后十三年,鲁贼臣阳虎来奔,赵简子受赂,厚遇之。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①扁鹊曰:

  “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②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

  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

  同,不出三日疾必闲,闲必有言也。”

  注①集解韦昭曰:“安于,简子家臣。”

  注②索隐二子,秦大夫公孙支?子桑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

  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①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②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之勋,适余将以其?女孟

  姚配而七世之孙。’”③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注①正义谓晋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孝公?静公为七世。静公二年,为三晋所灭。据此及年表,简子疾在定公十一年。

  注②索隐范魁,地名,不知所在,盖赵地。正义嬴,赵姓也。周人谓?也。

  晋亡之后,赵成侯三年伐?,取都鄙七十三是也。贾逵云“小阜曰魁”也。

  注③索隐即娃嬴,吴广之女。姚,姓;孟,字也。七代孙,武灵王也。

  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当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从者以闻。简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见子□也。”①当道者曰:

  “屏左右,愿有谒。”简子屏人。当道者曰:“主君之疾,臣在帝侧。”简子曰:

  “然,有之。子之见我,我何为?”当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与罴,皆死。”

  简子曰:“是,且何也?”当道者曰:“晋国且有大难,主君首之。帝令主君灭二卿,夫熊与罴皆其祖也。”②简子曰:“帝赐我二笥皆有副,何也?”③当道者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国于翟,皆子姓也。”④简子曰:“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长以赐之’。夫儿何谓以赐翟犬?”当道者曰:

  “儿,主君之子也。翟犬者,代之先也。主君之子且必有代。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⑤并二国于翟。”⑥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当道者曰:

  “臣野人,致帝命耳。”遂不见。简子书藏之府。

  注①索隐简子见当道者,乃寤曰:“嘻,是吾前梦所见,知其名曰子□者。”

  注②正义范氏?中行氏之祖也。

  注③正义副谓皆子姓也。

  注④正义谓代及智氏也。

  注⑤正义今时服也,废除裘裳也。

  注⑥正义武灵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楼烦?榆中是也。

  异日,姑布子卿①见简子,简子?召诸子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曰:“赵氏其灭乎?”子卿曰:“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简子召子毋恤。毋恤至,则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子卿曰:“天所授,虽贱必贵。”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毋恤最贤。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②简子于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

  注①集解司马彪曰:“姑布,姓;子卿,字。”

  注②正义地道记云:“恒山在上曲阳县西北百四十里。北行四百五十里得恒山岌,号飞狐口,北则代郡也。”

  后二年,晋定公之十四年,范?中行作乱。明年春,简子谓邯郸大夫午曰:“归我?士五百家,吾将置之晋阳。”①午许诺,归而其父兄不听,②倍言。

  赵鞅捕午,囚之晋阳。乃告邯郸人曰:“我私有诛午也,诸君欲谁立?”③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反。

  ④晋君使籍秦⑤围邯郸。荀寅?范吉射⑥与午善,⑦不肯助秦而谋作乱,董安于知之。十月,范?中行氏⑧伐赵鞅,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范吉射?荀寅仇人魏襄等谋逐荀寅,以梁婴父代之;⑨逐吉射,以范皋绎代之。[一0]荀栎⑾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乱者死。今三臣始乱⑿而独逐鞅,用刑不均,请皆逐之。”十一月,荀栎?韩不佞?⒀魏哆⒁奉公命以伐范?中行氏,不克。范?中行氏反伐公,公击之,范?中行败走。丁未,二子⒂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⒃十二月辛未,赵鞅入绛,盟于公宫。其明年,知伯文子谓赵鞅曰:“范?中行虽信为乱,安于发之,是安于与谋也。晋国有法,始乱者死。夫二子已伏罪而安于独在。”赵鞅患之。安于曰:

  “臣死,赵氏定,晋国宁,吾死晚矣。”遂自杀。赵氏以告知伯,然后赵氏宁。

  注①集解服虔曰:“往年赵鞅围?,?人恐惧,故贡五百家,鞅置之邯郸,又欲更徙于晋阳。”

  注②集解服虔曰:“午之诸父兄及邯郸中长老。”

  注③集解杜预曰:“午,赵鞅同族,别封邯郸,故使邯郸人更立午宗亲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稷,午子。”

  注⑤集解左传曰籍秦此时为上军司马。索隐据系本,晋大夫籍游之孙,籍谈之子注⑥索隐范氏,晋大夫隰叔之子,士?之后。?生成伯缺,缺生武子会,会生文叔燮,燮生宣叔□,□生献子鞅,鞅生吉射。

  注⑦集解左传曰:“午,荀寅之甥。荀寅,范吉射之姻。”

  注⑧索隐系本云:“晋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宿,庚宿生献伯偃,偃生穆伯吴,吴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将中军,晋改中军曰中行,因氏焉。元与智伯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称荀。”正义按:会食邑于范,因为范氏。又中行寅本姓荀,自荀偃将中军为中行,因号中行氏。元与智氏同承袭逝遨,姓荀氏。

  注⑨集解贾逵曰:“梁婴父,晋大夫也。”

  注⑩集解服虔曰:“范氏之侧室子。”

  注⑾集解服虔曰:“荀栎,智文子。”索隐系本云:“逝遨生庄子首,首生武子?,?生庄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栎,栎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瑶。”

  注⑿集解贾逵曰:“范?中行?赵也。”

  注⒀索隐韩简子。

  注⒁索隐魏简子。系本名取。

  注⒂索隐范吉射?荀寅也。

  注⒃集解服虔曰:“以其罪轻于荀?范也。”正义按:赵鞅被范?中行伐,乃奔晋阳,以其罪轻,故韩?魏为请晋君而得入绛。

  孔子闻赵简子不请晋君而执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畔”。

  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①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注①集解韩诗外传曰:“周舍立于门下三日三夜,简子使问之曰:‘子欲见寡人何事?’对曰:‘愿为鄂鄂之臣,墨笔操牍,从君之过,而日有所记,月有所成,岁有所效也。’”晋定公十八年,赵简子围范、中行于朝歌,中行文子①奔邯郸。明年,?灵公卒。简子与阳虎送?太子蒯聩于?,?不内,居戚。②

  注①索隐荀寅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故戚城在相州澶水县东三十里。杜预云‘戚,?邑,在顿丘*[?]*县西有戚城’是也。”

  晋定公二十一年,简子拔邯郸,中行文子奔柏人。简子又围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①遂奔齐。赵竟有邯郸、柏人。范、中行余邑入于晋。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

  注①索隐范吉射也。

  晋定公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争长于黄池,赵简子从晋定公,卒长吴。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简子除三年之丧,期而已。是岁,越王句践灭吴。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恤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恤。毋恤?臣请死之。毋恤曰:“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然亦愠知伯。

  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恤,简子不听。毋恤由此怨知伯。

  晋出公十七年,简子卒,①太子毋恤代立,是为襄子。

  注①集解张华曰:“赵简子?在临水界,二?并,上气成楼阁。”

  赵襄子元年,越围吴。①襄子降丧食,使楚隆问吴王。②

  注①正义年表及*(赵)**[越]*世家、*(云)*左传越灭吴在简子三十五年,已在襄子元年前十五年矣,何得更有越围吴之事?从此以下至“问吴王”是三十年事,文*(说)**[脱]*误在此耳。

  注②正义左传云哀公二十年,简子死,襄子嗣立,以越围吴故,降父之祭馔,而使楚隆慰问王,为哀公十三年。简子在黄池之役,与吴王质言曰“好恶同之”,故减祭馔及问吴王也。而赵世家及六国年表云此年晋定公卒,简子除三年之丧,服?而已。按:简子死及使吴年月皆误,与左传文不同

  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①请代王。使厨人操铜?②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③以?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之山。④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伯鲁者,襄子兄,故太子。太子蚤死,故封其子。

  注①集解徐广曰:“山在广武。”正义括地志云:“夏屋山一名贾屋山,今名贾母山,在代州?门县东北三十五里。夏屋与句注山相接,盖北方之险,亦天下之阻路,所以分别内外也。”

  注②正义音斗。其形方,有柄,取斟水器。说文云勺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雒’。”

  注④正义?,今簪也。括地志云:“摩?山一名磨?山,亦名为*[鸣鸡]*山,在蔚州飞狐县东北百五十里。魏土地记云‘代郡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赵襄子既杀代王,使人迎其妇。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自刺而死。使者遂亦自杀’。”

  襄子立四年,知伯与赵、韩、魏尽分其范、中行故地。晋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共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是为晋懿公。①知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以其围郑之辱。知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

  注①索隐或作“哀公”。其大父名雍,□昭公少子,号戴子也。

  原过从,后,至于王泽,①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以是遗赵毋恤。”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齐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

  “赵毋恤,余霍泰山②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女反灭知氏。女亦立我百邑,余将赐女林胡之地。至于后世,且有伉王,赤黑,龙面而鸟?,鬓麋髭?,大膺大

  胸,修下而冯,左?界乘,③奄有河宗,④至于休溷诸貉,⑤南伐晋别,⑥北灭黑姑。”

  ⑦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王泽在绛州正平县南七里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河东永安县。”

  注③集解徐广曰:“修,或作‘随’。界,一作‘介’。”

  注④正义穆天子传云:“河宗之子孙*(则)**[?]*□絮。”按:盖在龙门河之上流,岚、胜二州之地也。

  注⑤正义音陌。自河宗、休溷诸貉,乃戎狄之地也。

  注⑥正义赵南伐晋之别邑,谓韩、魏之邑也。

  注⑦正义亦戎国。

  三国攻晋阳,岁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①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臣皆有外心,礼益慢,唯高共②不敢失礼。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③私于韩、魏。韩、魏与合谋,以三月丙戌,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

  于是襄子行赏,高共为上。张孟同曰:“晋阳之难,唯共无功。”襄子曰:“方晋阳急,?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强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④

  注①正义何休云:“八尺曰版。”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赫’。”

  注③索隐按:战国策作“张孟谈”。谈者,史迁之父名,迁例改为“同”。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三神祠今名原过祠,今在霍山侧也。”

  其后娶空同氏,①生五子。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②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崆峒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古西戎地。又原州平高县西百里亦有崆峒山,□黄帝问广成子道处。”俱是西戎地,未知孰是。

  注②索隐代成君名周,伯鲁之子。系本云代成君子起□襄子之子,不云伯鲁,非也。

  献侯少□位,治中牟。①

  注①集解地理志曰河南中牟县,赵献侯自耿徙此。瓒曰:“中牟在春秋之时是郑之疆内也,及三卿分晋,则在魏之邦土也。赵界自漳水以北,不及此。春秋传曰‘?侯如晋过中牟’,按中牟非?适晋之次也。汲郡古文曰‘齐师伐赵东鄙,围中牟’,此中牟不在赵之东也。按中牟当漯水之北。”索隐此赵中牟在河北,非郑之中牟。正义按:五鹿在魏州元城县东十二里,邺□相州荡阴县西五十八里,有牟山,盖中牟邑在此山侧也。

  襄子弟桓子①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

  注①索隐系本云襄子子桓子,与此不同。

  十年,中山武公初立。①十三年,城平邑。②十五年,献侯卒,子烈侯籍立。

  注①集解徐广曰:“西周桓公之子。桓公者,孝王弟而定王子。”索隐按:中山,古鲜虞国,姬姓也。系本云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为赵武灵王所灭,不言谁之子孙。徐广云西周桓公之子,亦无所据,盖未能得其实耳。

  注②集解地理志曰代郡有平邑县。

  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六年,魏、韩、赵皆相立为诸侯,追尊献子为献侯。

  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①吾赐之田,人万亩。”

  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②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然。③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④赐相国衣二袭。⑤

  注①索隐枪,七羊反。枪与石二人名。

  注②集解徐广曰:“番音盘。常山有番吾县。”正义括地志云:“番吾故城在恒州房山县东二十里。”番蒲古今音异耳。

  注③正义?音由,古字与“攸”同。言牛畜以仁义约以王道,故止歌者田。

  攸攸,气行貌,宽缓也。

  注④正义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少府)*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注⑤集解单复具为一袭。

  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①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

  是岁,魏文侯卒。

  注①索隐谯周云:“系本及说赵语者并无其事,盖别有所据。”

  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

  二年,败齐于灵丘。①三年,救魏于廪丘,大败齐人。四年,魏败我兔台。

  筑刚平②以侵?。五年,齐、魏为?攻赵,取我刚平。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③八年,拔魏黄城。④九年,伐齐。齐伐燕,赵救燕。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⑤

  注①集解地理志曰代郡有灵丘县。

  注②正义兔台、刚平并在河北。

  注③正义今赵州平棘县,古棘蒲邑。

  注④集解杜预曰:“陈留外黄县东有黄城。”正义括地志云:“故黄城在魏州冠氏县南十里,因黄沟为名。”按:陈留外黄城非随所别也。

  注⑤正义赵州房子县是。

  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伐中山,又战于中人。①十二年,敬侯卒,子成侯种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中山唐县有中人亭。”正义括地志云:“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在定州唐县东北四十一里,春秋时鲜虞国之中人邑也。”

  成侯元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二年六月,雨雪。三年,太戊午①为相。伐?,取乡邑七十三。魏败我蔺。②四年,与秦战高安,③败之。五年,伐齐于鄄。④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长子。⑤六年,中山筑长城。伐魏,败?泽,⑥

  围魏惠王。七年,侵齐,至长城。⑦与韩攻周。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⑧九年,与齐战阿下。⑨十年,攻?,取甄。十一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⑩十二年,秦攻魏少梁,⑾赵救之。十三年,秦献公使庶长国伐魏少梁,虏其太子、痤。魏败我浍,取皮牢。[一二]成侯与韩昭侯遇上党。十四年,与韩攻秦。十五年,助魏攻齐。

  注①集解徐广曰:“戊,一作‘成’。”

  注②正义地理志云属西河郡也。

  注③正义盖在河东。

  注④正义濮州鄄城县是也。

  注⑤集解地理志曰上党有长子县。

  注⑥正义?音浊。徐广云长杜有浊泽,非也。括地志云:“浊水源出蒲州解县东北

  平地。”尔时魏都安邑,韩、赵伐魏,岂河南至长杜也?解县浊水近于魏都,当是也。

  注⑦正义齐长城西头在济州平阴县。太山记云:“太山西北有长城,缘河经太山千余里,琅邪入海。”括地志云:“所侵处在密州南三十里。”

  注⑧集解徐广曰:“显王二年。周纪无此。”正义括地志云:“史记周显二年,西周惠公封少子子班于巩,为东周。其子武公为秦所灭。郭缘生述征记云巩县本周巩伯邑。”

  注⑨集解徐广曰:“战,一作‘会’也。”正义阿,东阿也,今济州东阿县也。

  注⑩正义盖在石、隰等州界也。

  注⑾正义少梁故城在同州韩城县南二十二里,古少梁国也。

  注⑿集解徐广曰:“魏年表曰取赵皮牢。”正义括地志云:“浍水县在绛州翼城县东南二十五里。”按:皮牢当在浍之侧。

  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平阳。”正义端氏,泽州县也。

  十七年,成侯与魏惠王遇葛?。①十九年,与齐、宋会平陆,②与燕会阿。

  ③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④二十一年,魏围我邯郸。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郸,齐亦败魏于桂陵。⑤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秦攻我蔺。二十五年,成侯卒。公子?与太子肃侯⑥争立,?败,亡奔韩。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马丘。年表曰十八年赵孟如齐。”

  注②正义兖州县也。平陆城*(与)*□古厥国。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以徐、*(兖)**[?]*二水并过其西,又徂经其北。曲曰阿,以齐有东阿,故曰西阿城。地理志云瀛州属河闲,赵分也。”按:燕会赵□此地。

  注④集解徐广曰:“襄国县有檀台。”索隐刘氏云“荣椽盖地名,其中有一高处,可以为台”,非也。按:荣椽是良材,可为椽,?饰有光荣,所以魏献之,故赵因用之

  以为檀台。正义郑玄云:“荣,屋翼也。”说文云:“椽,榱也。屋?之两头起者为荣也。”括地志云:“檀台在?州临?县北二里。”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故桂城在曹州乘氏县东北二十一里,故老云此□桂陵也。”

  注⑥索隐系本云名语。

  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①二年,与魏惠王遇于阴晋。②三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四年,朝天子。六年,攻齐,拔高唐。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

  ③十一年,秦孝公使商君伐魏,虏其将公子?。赵伐魏。十二年,秦孝公卒,商君死。十五年,起寿陵。④魏惠王卒。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屯留故城在潞州长子县东北三十里,本汉屯留县城也。”

  注②正义地理志云华阴县,魏之阴晋,秦惠文王更名宁秦,高帝更名华阴。

  今属华州。

  注③正义盖在河北也。

  注④正义徐广云:“在常山。”

  十六年,肃侯游大陵,①出于鹿门,②大戊午扣马③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谢。

  注①集解徐广曰:“太原有大陵县,亦曰陆。”正义括地志云:“大陵城在并州文水县北十三里,汉大陵县城。”

  注②正义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源出白鹿山南渚,盖鹿门在北山水之侧也。

  注③集解吕忱曰:“扣,牵马。”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①筑长城。②

  注①集解地理志曰山阳有黄县。正义黄城在魏州,前拔之,却为魏,今赵围之矣。

  注②正义刘伯庄云“盖从云中以北至代”。按: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北,尽赵界。又疑此长城在*(潭)*[漳]水之北,赵南界。

  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二十二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二十三年,韩举①与齐?魏战,死于桑丘。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韩将。”

  注②集解地理志云泰山有桑丘县。正义括地志云:“桑丘城在易州遂城县界。”

  或云在泰山,非也。此时齐伐燕桑丘,三晋皆来救之,不得在泰山*(有)**[之]*桑丘县,此说甚误也。

  二十四年,肃侯卒。秦?楚?燕?齐?魏出锐师各万人来会葬。子武灵王立。①

  注①索隐名雍。

  武灵王元年,①阳文君赵豹相。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

  ②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魏败我赵护。”

  注②正义在?州临?县也。

  三年,城?。四年,与韩会于区鼠。①五年,娶韩女为夫人。

  注①正义盖在河北。

  八年,韩击秦,不胜而去。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

  令国人谓已曰“君”。

  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齐败我观泽。①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阳。②齐破燕。燕相子之为君,君反为臣。十一年,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③使乐池送之。④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⑤楚?魏王来,过邯郸。十四年,赵何攻魏。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观泽故城在魏州顿丘县东十八里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秦取中都?西阳?安邑。十一年,秦败我将军英’。

  太原有中都县,西河有中阳县。”

  注③集解徐广曰:“纪年亦云尔。”

  注④集解按燕世家,子之死后,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无赵送公子职为燕王之事,当是赵闻燕乱,遥立职为燕王,虽使乐池送之,竟不能就。索隐燕系家无其事,盖是疏也。今此云“使乐池送之”,必是凭旧史为说。且纪年之书,其说又同,则裴?之解得其旨矣。

  注⑤正义本一作“芘”,音疋婢反。

  十六年,秦惠王卒。王游大陵。他日,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①命乎命乎,曾无我嬴!”②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③孟姚也。④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后。

  注①集解綦毋邃曰:“陵苕之草其华紫。”正义苕音条。毛诗疏云:“苕,饶也。幽州谓之翘饶。蔓似?豆而细,叶似蒺犊而青,其华细绿色,可生食,味如小豆藿也。”又本草经云:“陵苕生下湿水中,七八月生,华紫,草可以染帛,煮沐头,发即黑也。”

  注②集解綦毋邃曰:“言有命禄,生遇其时,人莫知己贵盛盈满也。”正义按:

  命,名也。嬴,姓嬴也。言世?名其美好,曾无我好嬴也。重言“名乎”者,以谈说?也。

  注③集解方言曰:“娃,美也。吴有馆娃之宫。”

  注④集解徐广曰;“古史考云内其女曰娃。”索隐孟姚,吴广女也。广,舜之后,故上文云“余思虞舜之勋,故命其?女孟姚以配而七代之孙”是已。然舜后封虞,在河

  东大阳山西上虞城是,亦曰吴城。虞吴音相近,故舜后亦姓吴,非独太伯?虞仲之裔

  十七年,王出九门,①为野台,②以望齐?中山之境。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常山。”正义本战国时赵邑。战国策云:“本有宫室而居,赵武灵王改为九门。”

  注②集解徐广曰:“野,一作‘望’。”正义括地志云:“野台一名义台,在定州新乐县西南六十三里。”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①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于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绝瞑’。音亡丁反。”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①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②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③于荏,而功未遂。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④东有胡,⑤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⑥而无强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楼缓曰:“善。”?臣皆不欲。

  注①正义赵州县也。

  注②正义黄华盖西河侧之山名也。

  注③正义即林胡也。

  注④正义地理志云赵分晋,北有信都?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阳??州乡;东有清河?河闲,又得渤海郡东平舒等七县。在河以北,故言“北有燕”。

  注⑤正义赵东有瀛州之东北。营州之境即东胡?乌丸之地。服虔云:“东胡,乌丸之先,后为鲜卑也。”

  注⑥正义林胡?楼烦即岚?胜之北也。岚?胜以南石州?离石?蔺等,七国时赵边邑也。秦隔河也。晋???潞?泽等州皆七国时韩地,为并赵西境也。

  于是肥义侍,王曰:“简?襄主之烈,计胡?翟之利。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

  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①此两者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于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②为敌弱,③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④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⑤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⑥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柰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昔者舜舞有苗,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愚者?成事,智者?未形,则王何疑焉。”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狂夫之乐,智者哀焉;

  愚者所笑,贤者察焉。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遂胡服矣。

  注①正义宠,贵宠也。通,达理也。凡为人臣,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制者,得贵宠也;有补民益主之功业者,为达理也。

  注②正义卒,子律反,尽也。言尽世闲不见补民益主之忠臣也。

  注③正义我为胡服,敌人必困弱也。

  注④正义厚,重也。往古谓赵简子?襄子也。

  注⑤正义负,留也。言古周公?孔子留衣冠礼义之俗,今变为胡服,是负留风俗之谴累也。

  注⑥正义言世有独计智之思虑者,必任隐逸敖慢之民怨望也。

  使王?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将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义也。①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止而功有所出,②事成功立,然后善也。今寡人恐叔之逆从政之经,以辅叔之议。且寡人闻之,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谒之叔,③请服焉。”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王命之,臣敢对,因竭其愚忠。曰: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④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图之也。”使者以报。王曰:“吾固闻叔之疾也,我将自往请之。”

  注①集解徐广曰:“兄弟,一作‘元夷’。元,始也;夷,平也。”

  注②正义郑玄云:“止,至也。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按:出犹成也。

  注③索隐为句。

  注④集解徐广曰:“五帝本纪云幼而徇齐。”

  王遂往之公子成家,因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①瓯越之民也。②黑齿雕题,③却冠秫绌,④大吴之国也。故礼服莫同,其便一也。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

  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⑤与齐?中山同之,⑥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⑦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⑧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⑨吾民,引水围?,微社稷之神灵,则?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字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也。今王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

  注①索隐错臂亦文身,谓以丹青错画其臂。孔衍作“右臂左衽”,谓右袒其臂也。

  注②索隐刘氏云:“今珠崖?儋耳谓之瓯人,是有瓯越。”正义按:属南越,故言瓯越也。舆地志云“交址,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文身断发避龙”。则西瓯骆又在番吾之西。南越及瓯骆皆?姓也。世本云“越,?姓也,与楚同祖”是也。

  注③集解刘逵曰:“以草染齿,用白作黑。”郑玄曰:“雕文谓刻其肌,以青丹涅之。”

  注④集解徐广曰:“战国策作‘秫缝’,绌亦缝?之别名也。秫者,綦针也。

  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绌’耳。此盖言其女功针缕之?拙也。又一本作‘鲑冠黎?’也。”

  注⑤集解徐广曰:“安平经县西有漳水,津名薄洛津。”正义按:安平县属定州也。

  注⑥正义尔时齐与中山相亲,中山?赵共薄洛水,故言“与齐?中山同之”,须有

  舟楫之备。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云‘自常山以下,代?上党以东’。”

  注⑧索隐林胡,楼烦,东胡,是三胡也。

  注⑨正义上音计,下力追反。

  赵文?赵造?周??①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奇行也;②俗辟者民易,则是吴?越无秀士也。③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故齐民与俗流,贤者与变俱。故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不及也。”遂胡服招骑射。

  注①集解徐广曰:“战国策作‘绍’。?音绍。”

  注②索隐按:邹?鲁好长缨,是奇服,非其志皆淫僻也,而有孔门颜??之属,岂是无奇行哉!

  注③索隐言方俗僻处山谷,而人皆改易不通大化,则是吴?越无秀士,何得有延州来及大夫种之属哉!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①西略胡地,至榆中。②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注①索隐一作“蔓葭”,县名,在中山。

  注②正义胜州北河北岸也。

  二十一年,攻中山。赵?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①合军曲阳,②攻取丹丘?③华阳?④鸱之塞。⑤王军取??石邑?⑥封龙?⑦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二十三年,攻中山。二十五年,惠后卒。⑧使周?胡服傅王子何。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陆’,又作‘陉’。或宜言‘赵与之陉’。陉者山绝之名。常山有井陉,中山有苦陉,上党有阏与。”正义与音与。陉音荆。陉,陉山也,在并州陉县东南十八里。然赵希并将代?赵之兵,与诸军向井陉之侧,共出定州上曲阳县,合军攻取丹丘?华阳?鸱上之关。

  注②集解徐广曰:“上曲阳在常山,下曲阳在钜鹿。”正义括地志云:“上曲阳故城在定州曲阳县西五里。”按:合军曲阳,即上曲阳也,以在常山郡也。

  注③正义盖邢州丹丘县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华,一作‘爽’。”正义括地志云:“北岳有五别名,一曰兰台府,二曰列女宫,三曰华阳台,四曰紫台,五曰太一宫。”按:北岳恒山在定州恒阳县北百四十里。

  注⑤集解徐广曰:“鸱,一作‘鸿’。”正义上昌之反,下先代反。徐广曰“鸱,一作‘鸿’”,鸿上故关今名汝城,在定州唐县东北六十里,本晋鸿上关城也。

  又有鸿上水,源出唐县北葛山,接北岳恒山,与鸿上塞皆在定州。然一本作“鸣”字,误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在常山。”正义括地志云:“石邑故城在恒州鹿泉县南三十五里,六国时旧邑。”

  注⑦正义括地志云:“封龙山一名飞龙山,在恒州鹿泉县南四十五里。邑因山为名。”

  注⑧索隐按:谓武灵王之前后,太子章之母,惠文王之嫡母也。惠后卒后,吴娃始当正室,至孝成二年称“惠文后卒”是也。而下文又云“孟姚卒后,何宠衰,欲并立”,亦误也。

  二十七年五月戊申,大朝于东宫,传国,立王子何以为王。王庙见礼毕,出临朝。大夫悉为臣,肥义为相国,并傅王。是为惠文王。惠文王,惠后吴娃子也。

  武灵王自号为主父。

  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

  惠文王①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注①集解徐广曰:“元年,以公子胜为相,封平原。”

  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①起灵寿,②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还归,行赏,大赦,置酒?五日,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③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主父又使田不礼相章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上郡。”正义今延州肤施县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常山。”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东安阳故城在朔州定襄县界。地志云东安阳县属代郡。”

  李兑谓肥义曰:“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而欲大,殆有私乎?田不礼之为人也,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谋阴贼起,一出身徼幸。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同类相推,俱入祸门。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祸之所集也,子必先患。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子奚不称疾毋出,传政于公子成?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肥义曰:“不可,昔者主父以王属义也,曰:‘毋变而度,毋异而虑,坚守一心,

  以殁而世。’义再拜受命而籍之。①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变负之臣,不容于刑。

  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②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

  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有语在前者也,终不敢失。”李兑曰:“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李兑数见公子成,以备田不礼之事。

  注①索隐籍,录也。谓当时即记录,书之于籍。

  注②正义肥义报李兑云:必尽*[力]*傅何为王,不可惧章及田不礼而生异心。

  使死者复更变生,并见在生者*(并见)*傅王无变,令我不愧之,若荀息也。

  异日肥义谓信期①曰:“公子与田不礼甚可忧也。其于义也声善而实恶,此为人也不子不臣。吾闻之也,奸臣在朝,国之残也;谗臣在中,主之蠹也。此人贪而欲大,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为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祸且逮国。

  今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贼出入不可不备。自今以来,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先以身当之,无故而王乃入。”信期曰:“善哉,吾得闻此也!”

  注①索隐即下文高信也。正义上音申也。

  四年,朝?臣,安阳君亦来朝。主父令王听朝,而自从旁观窥?臣宗室之礼。

  见其长子章?然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章于代,计未决而辍。

  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①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

  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贼而定王室。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

  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主开之,②成?兑因围主父宫。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主父。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而食之,③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④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

  注①正义在邢州平乡县东北二十里*(矣)*也。

  注②索隐开谓开门而纳之。俗本亦作“闻”字者,非也。谯周及孔衍皆作“闭之”,闭谓藏之也。正义谓不责其反叛之罪,容其入宫藏也。

  注③集解綦毋邃曰:“?,爵子也。”索隐按:曹大家云“?,雀子也。生受哺者谓之?”。

  注④集解应劭曰:“武灵王葬代郡灵丘县。”正义括地志云:“赵武灵王墓在蔚州灵丘县东三十里。”应说是也。

  是时王少,成?兑专政,畏诛,故围主父。主父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何为王。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以至父子俱死,为天下笑,岂不痛乎!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或无此十四字。”

  *(主父死惠文王立立)*五年,与燕??易。①八年,城南行唐。②九年,赵梁将,与齐合军攻韩,至鲁关下。③及十年,秦自置为西帝。十一年,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于魏。秦取梗阳。④十二年,赵梁将攻齐。十三年,韩徐为将,攻齐。公主死。⑤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⑥取灵丘。⑦与秦会中阳。⑧十五年,燕昭王来见。赵与韩?魏?秦共击齐,齐王败走,燕独深入,取临?。

  注①集解徐广曰:“皆属涿郡。?音莫。”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常山。”正义行,寒庚反。括地志云:“行唐县属冀州。”

  为南行唐筑城。

  注③正义刘伯庄云:“盖在南阳鲁阳关。”按:汝州鲁山县,古谷阳县。

  注④集解杜预曰:“太原晋阳县南梗阳城也。”索隐地理志云太原榆次有梗阳乡。与杜预所据小别也。正义括地志云:“梗阳故城在并州清源县南百二十步,分晋阳县置,本汉榆次县地,春秋晋大夫祁氏邑也。”

  注⑤索隐盖吴娃女,惠文王之姊。

  注⑥按年表及韩魏等系家,五国攻齐在明年,然此下文十五年重击齐,是此文为得,盖此年同伐齐耳。

  注⑦正义蔚*(丘)*[州]县也。

  注⑧正义括地志云:“中阳故县在汾州隰城县南十里,汉中阳县也。”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厉为齐遗赵王书曰:

  臣闻古之贤君,其德行非布于海内也,教顺非洽于民人也,祭祀时享非数常于鬼神也。甘露降,时雨至,年谷丰孰,民不疾疫,?人善之,然而贤主图之。

  今足下之贤行功力,非数加于秦也;怨毒积怒,非素深于齐也。秦赵与国,以强征兵于韩,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欲亡韩而吞二周,故以齐?天下。恐事之不合,故出兵以劫魏?赵。恐天下畏己也,故出质以为信。恐天下亟反也,故征兵于韩以威之。声以德与国,①实而伐空韩,臣以秦计为必出于此。夫物固有势异而患同者,楚久伐而中山亡,今齐久伐而韩必亡。破齐,王与六国分其利也。亡韩,秦独擅之。收二周,西取祭器,秦独私之。赋田计功,王之获利孰与秦多?

  注①索隐与国,赵也。秦赵今为与国,秦征兵于韩,帅之共赵伐齐,以威声和赵,是以德与国也。

  说士之计曰:“韩亡三川,①魏亡晋国,②市朝未变而祸已及矣。”燕尽齐之北地,

  去沙丘?钜鹿敛三百里,③韩之上党去邯郸百里,燕?秦谋王之河山,闲三百里而通矣。秦之上郡④近挺关,至于榆中者千五百里,秦以三郡攻王之上党,⑤羊肠之西,⑥句注之南,⑦非王有已。?句注,斩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马胡犬不东下,⑧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王久伐齐,从强秦攻韩,其祸必至于此。愿王孰虑之。

  注①正义河南之地,两川之闲。

  注②正义河北之地,安邑?河内。

  注③正义沙丘,邢州也。钜鹿,冀州也。齐北界,贝州也。敛,减也。言破齐灭韩之后,燕之南界,秦之东界,相去减三百里,赵国在中闲也。

  注④正义??延等州也。

  注⑤正义秦上党郡今泽?潞?仪?沁等四州之地,兼相州之半,韩总有之。

  至七国时,赵得仪?沁二州之地,韩犹有潞州及泽州之半,半属赵?魏。沁州在羊肠坡之西,仪?并?代三州在句注山之南。秦以三郡攻赵之泽?潞,则句注之南赵无地。然秦始皇置上党郡,此言之者,太史公郄引前书也。他皆仿此。

  注⑥正义太行山?道名,南属怀州,北属泽州。

  注⑦正义句注山在代州西北也。

  注⑧正义言秦?句注山,斩常山而守之,西北代马胡犬不东入赵,沙州昆山之玉亦不出至赵矣。郭璞云:“胡地野犬似狐而小。”

  且齐之所以伐者,以事王也;①天下属行,②以谋王也。燕秦之约成而兵出有日矣。五国三分王之地,③齐倍五国之约而殉王之患,④西兵以禁强秦,秦废帝请服,⑤反高平?根柔于魏,⑥反?分?⑦先俞于赵。⑧齐之事王,宜为上佼,⑨而今乃抵?,⑩臣恐天下后事王者之不敢自必也。愿王孰计之也。

  注①正义以赵王为事也,而秦必伐之也。

  注②正义上音烛,下胡郎反。言秦欲令齐称帝,与约五国共灭赵,三分赵地。

  注③正义谓秦?齐?韩?魏?燕三分赵之地也。

  注④正义齐王以身从赵王之患也。

  注⑤正义言秦齐相约,欲更重称帝,故言“废帝”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纪年云魏哀王四年改阳曰河雍,向曰高平。根柔,一作‘?柔’,一作‘平柔’。”正义返,还也。括地志云:“高平故城在怀州河阳县西四十里。纪年云魏哀王改向曰高平也。”根柔未详。两邑,魏地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一作‘王公’。?音胡鼎反。”正义?音邢。分字误,当作“山”字耳。括地志云:“句注山一名西陉山,在代州?门县西北四十里。”

  注⑧集解徐广曰:“尔雅曰西俞,?门是。”正义俞音戍。郭注云:“西?即?门山也。”按:西先声相近,盖陉山?西?二山之地并在代州?门县,皆赵地也。

  注⑨索隐佼犹行也。

  注⑩谓共秦伐齐也。

  今王毋与天下攻齐,天下必以王为义。齐抱社稷而厚事王,天下必尽重王义。

  王以天下善秦,秦暴,王以天下禁之,是一世之名宠制于王也。

  于是赵乃辍,谢秦不击齐。

  王与燕王遇。廉颇将,攻齐昔阳,①取之。②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昔阳故城一名阳城,在并州乐平县东。春秋释地名云‘昔阳,肥国所都也。乐平城沾县东*[有]*昔阳城。肥国,白狄别种也。乐平县城,汉沾县城也’。”

  注②集解杜预曰:“乐平沾县有昔阳城。”

  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①而秦怨赵不与己击齐,伐赵,拔我两城。

  十八年,秦拔我石城。②王再之?东阳,决河水,③伐魏氏。大潦,漳水出。魏?来相赵。十九年,秦*(败)**[取]*我二城。赵与魏伯阳。赵奢将,攻齐麦丘,取之。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伯阳故城一名邯会城,在相州邺县西五十五里,七国时魏邑,汉邯会城。”

  注②集解地理志云右北平有石城县。正义括地志云:“石城在相州林虑县西南九十里。”疑相州石城是。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东阳故城在贝州历亭县界。”按:东阳先属?,今属赵。

  河历贝州南,东北流,过河南岸即魏地也。故言王再之?东阳伐魏氏也。

  二十年,廉颇将,攻齐。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①

  注①集解徐广曰:“年表云与秦会渑池。”

  二十一年,赵徙漳水武平西。①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为太子。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武平亭今名渭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二里。”按:二十七年又徙漳水武平南。

  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②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二十五年,燕周③将,攻昌城?④高唐,取之。与魏共击秦。秦将白起破我华阳,⑤得一将军。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⑥

  注①正义音祁。传云伐齐几,几拔之。又战国策云秦败阏与,及攻魏几。按:

  几邑或属齐,或属魏,当在相潞之闲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属常山。”

  注③索隐赵人,为赵将。

  注④集解徐广曰:“属齐郡。”正义括地志云:“故昌城在淄州淄川县东北四十里也。”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故华阳城在郑州管城县南四十里。司马彪云华阳亭在今洛州密县。”是时魏?韩?赵聚兵于华阳。西攻秦。

  注⑥正义今营州也。索隐东胡叛赵,驱略代地人?以叛,故取之也。

  二十七年,徙漳水武平南。封赵豹为平阳君。①河水出,大潦。

  注①集解战国策曰赵豹,平阳君,惠文王母弟。

  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①罢城北九门大城。②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其王。③二十九年,秦?韩相攻,而围阏与。④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下,赐号为马服君。⑤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平邑故城在魏州昌乐县东北四十里也。”

  注②正义恒州九门县城。

  注③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是燕武成王元年。”索隐按:乐资云其王□惠王。

  注④正义上于连反,下音预。括地志云:“阏与,聚落,今名乌苏城,在潞州铜?县西北二十里。又仪州和顺县城,亦云韩阏与邑。二所未详。又有阏与山在?州武安县

  西五十里,盖是也。”

  注⑤正义因马服山为号也,虞喜志林云“马,兵之首也。号曰马服者,言能服马也”。括地志云:“马服山,邯郸县西北十里也。”

  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为孝成王。

  孝成王元年,①秦伐我,拔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②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③徐趋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耳。”④曰:“食得毋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闲者殊不欲食,乃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不和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王宫,昧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

  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主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

  曰:“此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之计短也,故以为爱之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注①集解徐广曰:“平原君相也。”

  注②索隐孔衍云:“惠文后之少子也。赵亦有长安,今其地阙。”正义长安君者,以长安善,故名也。

  注③集解胥犹须也。谷梁传曰:“胥其出也。”

  注④索隐按:束皙云“赵惠文王子何者,吴广之甥,娃嬴之子也”。如系家计之,则武灵王十六年梦吴娃而纳之,至二十七年王薨,及惠文王三十二年卒,孝成王元年遣长安君质于齐,若娃年二十入王宫,至此亦年六十左侧,亦可称老。而束广微言太后?三十有奇者,误也。

  子义闻之,①曰:“人主之子,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持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于予乎?”

  注①索隐子义,赵之贤人。

  齐安平君①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②拔之。又攻韩注人,③拔之。二年,惠文后卒。田单为相。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安平城在青州临淄县东十九里,古纪之?邑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人’。”正义燕无中阳。括地志云:“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在定州唐县东北四十一里,尔时属燕国也。”

  注③正义邑名也。括地志云“注城在汝州梁县西十五里”,盖是其地也。

  四年,王梦衣偏?之衣,①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见金玉之积如山。明日,王召筮史敢占之,曰:“梦衣偏?之衣者,残也。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而无实也。见金玉之积如山者,忧也。”

  注①正义杜预云:“偏,左右异色。?在中,左右异,故曰偏。”按:?,衣背缝也。

  后三日,韩氏上党守冯亭使者至,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王大喜,召平阳君豹告之曰:“冯亭入城市邑十七,受之何如?”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对曰:“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

  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①水通粮②蚕食,上乘倍战者,③裂上国之地,④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王曰:“今发百万之军而攻,?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⑤此大利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无此字。”正义秦蚕食韩氏,国中断不通。夫牛耕田种谷,至秋则收之,成熟之义也。言秦伐韩上党,胜有日矣,若牛田之必冀收获矣。

  注②正义秦从渭水漕粮东入河?洛,军击韩上党也。

  注③正义乘,承证反。蚕食桑叶,渐进必尽也。司马法云:“百亩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出革车一乘,七十二人也。”上乘,天下第一也。倍战,力攻也。韩国四战之地,军士惯习,倍于余国。

  注④正义上国,秦地也。言韩上党之地以列为秦国之地,其政已行,赵不可与秦作难,必莫受冯亭十七邑也。

  注⑤正义冯亭将十七邑入赵,若币帛之见遗,此大利也。

  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告冯亭曰:“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①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赵遂发兵取上党。②廉颇将军军长平。③

  注①正义尔时未合言太守,至汉景帝始加太守,此言“太”,衍字也。

  注②集解汉书冯奉世传曰:“赵封亭为华陵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是分散,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师将,官师将子为代相。及秦灭六国,而冯亭之后冯无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焉。汉兴,冯唐□代相之子也。”

  上党记云:“冯亭?在壶关城西五里。”

  注③正义括地志云:“长平故城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一里,□白起败括于长平处。”

  七*(年)**[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王还,不听秦,秦围邯郸。①武垣令②傅豹?王容?苏射率燕?反燕地。③赵以灵丘④封楚相春申君。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九年。”

  注②集解徐广曰:“河闲有武垣县,本属涿郡。”正义括地志云:“武垣故城今瀛州城是也。”

  注③正义武垣此时属赵,与燕接境,故云率燕?反燕地也。

  注④正义括地志云:“灵丘,蔚州理县也。”

  八年,平原君如楚请救。还,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①秦围邯郸乃解。

  注①正义魏公子传云“赵王以?为公子汤沐邑”。年表云“九年公子无忌救邯郸”。围在九年,其文错误。

  十年,燕攻昌壮,①五月拔之。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军,破之。②太子死。③而秦攻西周,拔之。徒父祺④出。⑤十一年,城元氏,⑥县上原。武阳君郑安平死,⑦收其地。十二年,邯郸?烧。⑧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死。⑨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社’。”正义壮字误,当作“城”。括地志云:“昌城故城在冀州信都县西北五里。”此时属赵,故攻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新中军也。”索隐信梁,秦将也。正义信梁盖王?号也。秦本纪云“昭襄王五十年王?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今相州理县也。年表云“韩?魏?楚救赵新中军,秦兵罢”是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是年周赧王卒,或者‘太子’云‘天子’乎?”索隐赵之太子也,史失名。

  注④索隐赵大夫,名祺。

  注⑤正义赵见秦拔西周,故令徒父祺将兵出境也。

  注⑥集解地理志常山有元氏县。正义元氏,赵州县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故秦将降赵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厩之名,音脍也。”索隐?,积??之处,为火所烧也。

  注⑨索隐按年表在十五年也。

  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①燕王令丞相栗腹约?,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归,报燕王曰:“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闲而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王曰:“吾以?伐寡,二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燕王大怒。?臣皆以为可。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卿秦将而攻代。②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闲。③

  注①索隐尉文盖地名。或曰,尉,官;文,名。谓以尉文所食之地以封廉颇也。古文质略,文省耳。正义尉文盖蔚州地也。信平,廉颇号也,言笃信而平和也。

  注②索隐二人皆燕将姓名。

  注③正义三人皆燕将*(姓)*也。

  十六年,廉颇围燕。以乐乘为武襄君。①十七年,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国。十八年,延陵钧②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秦拔我榆次三十七城。③十九年,赵与燕易土:④以龙兑?⑤汾门?⑥临乐⑦与燕;燕以葛?武阳?⑧平舒⑨与赵。

  注①正义襄,举也,上也。言乐乘功最高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代郡有延陵县。”

  注③集解徐广曰:“在太原。”

  注④索隐音亦。谓与燕换易县也。

  注⑤正义括地志云:“北新城故城在易州遂城县西南二十里。按:遂城县西南二十

  五里有龙山,邢子励赵记云‘龙山有四麓,各有一穴,大如车轮,春风出东,秋风出西,夏风出南,冬风出北,不相夺伦’。按盖谓龙兑也。”

  注⑥集解徐广曰:“在北新城。”正义括地志云:“易州永乐县有徐水,出广昌岭,三源奇发,同泻一涧,流至北平县东南,历石门中,俗谓之龙门,水经其闲,奔激南出,触石成井。”盖汾字误也,遂城及永乐?*[固]*安?新城县地也。

  注⑦集解徐广曰:“方城有临乡。”正义括地志云:“临乡故城在幽州固安南十七里也。”

  注⑧集解徐广曰:“葛城在高阳。”正义括地志云:“故葛城又名西河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

  注⑨集解徐广曰:“平舒在代郡。”正义括地志云:“平舒故城在蔚州灵丘县北九十三里也。”

  二十年,秦王政初立。秦拔我晋阳。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①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顿丘。”正义括地志云:“繁阳故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北二十七里。应劭云‘繁水之北,故曰繁阳也’。”

  悼襄王元年,大备①魏。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②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修’。”正义谓行大备之礼也。

  注②正义平邑在魏州昌乐县东北三十里。相州汤阴县西五十八里有牟山。按:

  *(中)*牟山之侧,时二邑皆属魏,欲渡黄河作道相通,遂不成也。

  二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①秦召春平君,因而留之。泄钧②为之谓文信侯曰:“春平君者,赵王甚爱之而郎中□之,故相与谋曰‘春平君入秦,秦必留之’,故相与谋而内之秦也。今君留之,是绝赵而郎中之计中也。君不如遣春平君而留平都。③春平君者言行信于王,王必厚割赵而赎平都。”

  文信侯曰:“善。”因遣之。④城韩皋。

  注①集解徐广曰:“武遂属安平。”正义括地志云:“易州遂城,战国时武遂城也。方城故在幽州固安县南十七里。”时二邑属燕,赵使李牧拔之也。

  注②正义人姓名也。

  注③正义*(舆地理志)**[括地志]*云:“平都县在今新兴郡,与阳周县相近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年表云太子从质秦归。”正义按:太子□春平君也。

  三年,庞暖将,攻燕,禽其将剧辛。四年,庞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①不拔;移攻齐,取饶安。②五年,傅抵③将,居平邑;庆舍将东阳④河外师,守河梁。⑤六年,封长安君以饶。⑥魏与赵邺。

  注①集解徐广曰;“在新丰。”

  注②集解徐广曰:“在渤海。又云饶属北海,安属平原。”正义饶安,沧州县也,七国时属齐,战国时属赵。

  注③正义上音付,下音邸。赵将姓名。

  注④正义属贝州,在河北岸也。

  注⑤正义河外,河南岸魏州地也。河梁,桥也。

  注⑥正义□饶阳也。瀛州饶阳县东二十里饶阳故城,汉县也,明长安君是号也。

  九年,赵攻燕,取狸阳城。①兵未罢,秦攻邺,拔之。②悼襄王卒,子幽缪王迁立。

  注①正义按:燕无狸阳,疑“狸”字误,当作“渔阳”,故城在檀州密云县南十八里,燕渔阳郡城也。按赵东界至瀛州,则檀州在北,赵攻燕取渔阳城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饶阳在河闲。又年表曰拔阏与?邺九城。”

  幽缪王迁元年,①城柏人。二年,秦攻武城,②扈辄率师救之,军败,死焉。

  注①集解徐广曰:“又云‘愍王’。世本云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迁。

  年表及史考赵迁皆无谥。”索隐徐广云王迁无谥,今惟此独称幽缪王者,盖秦灭赵之后,人臣窃追谥之,太史公或别有所见而记之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年表云秦拔我平阳。”

  三年,秦攻赤丽?宜安,①李牧率师与战肥下,②却之。封牧为武安君。

  四年,秦攻番吾,③李牧与之战,却之。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宜安故城在恒州?城县西南二十里也。”

  注②正义括地志云:“肥累故城在恒州?城县西七里,春秋时肥子国,白狄别种也。”

  注③正义上音婆,又音盘,又作“蒲”。括地志云:“蒲吾城在恒州房山县东二十里也。”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①北至平阴,②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③六年,大饥,民斗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注①集解徐广曰:“徐,一作‘除’。”

  注②正义乐徐在晋州,平阴在汾也。

  注③正义其坼沟见在,亦在晋?汾二州之界也。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①

  注①集解淮南子云:“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讴,闻之者莫不流涕。”正义括地志云:“赵王迁墓在房州房陵县西九里也。”

  八年十月,邯郸为秦。

  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①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适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岂不缪哉!秦既虏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

  注①集解徐广曰:“列女传曰邯郸之倡。”

  【索隐述赞】赵氏之系,与秦同祖。周穆平徐,乃封造父。带始事晋,夙初有土。岸贾矫诛,韩厥立武。宝符临代,卒居伯鲁。简梦翟犬,灵歌处女。胡服虽强,建立非所。颇?牧不用,王迁囚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