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 文部·卷十一

    李昉

    ○论李充《翰林论》曰:研核名理而论难生焉。论贵於允理,不求支离。若嵇康之论,成文美矣。《文心雕龙》曰:论者,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仰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於兹矣。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也。是以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不韦《春秋》,六论昭别。至如石渠论艺,白虎讲聚,述圣通经,论家之政体也。及班彪《王命》,严左《三将》,敷述昭情,善入史体。魏之初霸,术兼名法,传嘏…

  • 文部·卷十二

    李昉

    ○诔《释名》曰:诔,累也。累列其事而称之也。《说文》曰:诔,谥也。《周礼·春官下》曰: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大丧,执法以莅劝防。(郑司农云:劝防,引六绋。)遣之日,读诔。(累其行而读之,而作谥也。)凡丧事考焉。(为有得失。)小丧,赐谥。(小丧,卿大夫也。)《礼记·檀弓》曰:鲁哀公诔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曾子问》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惟天子称天以诔之,诸侯相诔…

  • 文部·卷十三

    李昉

    ○檄《说文》曰:檄,二尺书也。《释名》曰: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书也。李充《翰林论》曰:盟檄发於师旅,相如《喻蜀老》,可谓德音矣。《起居诫》曰:军书羽檄,非儒者之事。曰,一家奉道法,言不及杀,语不虚诞,而檄不切厉,则敌心陵;言不夸壮,则军容弱,请姑舍之,以待能者。《文心雕龙》曰;昔有虞氏始戒於国,夏后初誓於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誓之。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师,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至周穆…

  • 文部·卷十四

    李昉

    ○符《说文》曰: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释名》曰:符,付也。书所敕命於上,付使传行之。《文心雕龙》曰:符者,孚也。征召防伪,事资中孚。三代玉瑞,汉世金竹。末代从省,代以书翰矣。《史记》曰:秦昭王破赵长平,又进围邯郸。魏昭王之子无忌号信陵君,其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平原君数遗公子书,请救於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相属,谓公子曰:"今邯郸旦暮降秦…

  • 文部·卷十五

    李昉

    ○品量文章《后周书·薛寘传》曰:前中书监卢柔,学业优深,文藻华赡,而寘与之方驾,故世号曰"卢薛"焉。《梁书》曰:何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时谓之何刘。梁元帝著论云:"诗多而能者,沈约;文少而能者,谢眺、何逊。"《三国典略》曰:刘逖字子长,少好弋猎骑射,后发愤读书,颇工诗咏。行台尚书席毗尝嘲之曰:"君辈词藻,譬若春荣,须臾之玩,非宏材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雕悴。"逖报之曰:"既有寒木…

  • 文部·卷十六

    李昉

    ○思疾《汉书》曰:枚皋年十七,上书自陈枚乘之子,上得大喜。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太子。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皋为文疾,受诏辄成;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亦具赋门中。)又曰:淮南王安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作《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魏志》曰:陈思王植年十馀岁,读诵诗论及辞赋数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耳。"植跪曰:"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愿当面试,奈何…

  • 文部·卷十七

    李昉

    ○著书上张华《博物志》曰:圣人制作曰经,圣贤著述曰传。《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此人皆意有所郁结,其不得通其道也。《汉书》曰:公孙弘著《公孙子》言刑名,谓字直百金也。又曰: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

  • 文部·卷十八

    李昉

    ○著书下《吕氏春秋》曰:吕不韦为秦相国,集诸儒使著其所闻,为十二记、八览、六论,合十馀万言,名为《吕氏春秋》,暴之咸阳市门,悬千金於其上,有能增损一字者,与之金。时人无能增损。说者以为非不能也,盖惮相国,畏其势耳。然其书以道德为准的,以无为为纪纲,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与孟轲、孙卿相表里也。《列仙传》曰:李耳字伯阳,陈人也。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好养精气,贵无名,接而不施。转为守藏吏,积年…

  • 文部·卷十九

    李昉

    ○史传上《文心雕龙》曰: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谓也。古者,左史记言,右史书事;言经《尚书》,事经《春秋》也。《说文》曰:史,记事者也。《释名》曰: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博物志》曰:贤者著述曰传。《礼记》曰: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有善则记之,为惇史。《诗·序》曰:国史,明乎得失之迹。《韩诗外传》曰:周舍对赵简子曰:"臣操牍秉笔从君之后,司君过而书之。"《周礼》曰:外史掌四方之志。郑玄注曰:…

  • 文部·卷二十

    李昉

    ○史传下《唐书》曰:于休烈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已,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又曰:贞元十二年,贾耽、卢迈皆有假故,赵憬独对於延英。上问曰:"近日《起居注》所记何事?"憬奏曰:"古左史记事,右史记言。人君动止有事言,随即记录,《起居注》是也。国朝自永徽已后,起居惟得对仗承旨,仗下,后谋议皆不得闻…

  • 文部·卷二十一

    李昉

    ○笔《说文》曰:楚谓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释名》:笔,述也;述而书之。《博物志》曰:蒙恬造笔。崔豹《古今注》曰:牛亨问曰:"古有书契已来便应有笔也,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自蒙恬始作秦笔耳。以柘木为管,以鹿毛为柱,羊毛为皮,所谓鹿毫竹管也,非谓古笔也。"又问曰:"笔有彤管,何也?"答曰:"彤,赤漆耳。使史官载笔,故是赤管,言以赤心事也。"《毛诗·柏舟·静女》曰:静女其娈,贻…

  • 文部·卷二十二

    李昉

    ○简《说文》曰:简,牒也。《释名》曰:简,书编也,言间也。《尔雅》曰:简谓之毕。(郭璞曰:今简札也。)《毛诗·鹿鸣》曰:,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张璠《汉记》曰:吴祐父恢为南海太守,欲以杀青写书。祐年十二,谏曰:"海滨多珍玩,此书若成,载必盈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王阳以书橐徼名,疑惑之戒,先贤所慎。"恢大喜。范晔《后汉书》曰:大司徒邓禹西征定河东,张宗诣禹自归。禹闻宗多权谋,乃表为偏将军。禹军到栒邑…

  • 学部·卷一

    李昉

    ○叙学《易·文言》曰:学以聚之,问以辩之。《白虎通》曰:学以言觉也,觉悟所不知也。《论语·为政》云: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曰:卫灵公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学也,禄在其中。"又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礼记·学记》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又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又曰:学…

  • 学部·卷二

    李昉

    ○叙经典《释名》曰: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白虎通》曰:五经何谓也?《易》、《尚书》、《诗》、《礼》、《乐》也。古者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六经,至秦焚书,《乐经》亡,今以《易》、《书》、《诗》、《礼》、《春秋》为五经,又《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曰:三礼,《春秋》有《左氏》、《公羊》、《穀梁》曰三传,与《易》、《书》、《诗》通数,亦谓…

  • 学部·卷三

    李昉

    ○易《易乾凿度》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德,为道苞龠。郑玄注曰:"管犹兼也,一言而兼此三事,以成其德。道苞龠,齐鲁之间,名门户及藏器之管为管龠。"《礼记经解》曰: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於《易》者也。《论语》曰:孔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系辞》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