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想尔注》
【汉朝】 张道陵
《老子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张道陵著,道教早期教派正一盟威道的一部哲学兼丹经的经典著作,为天师家学。作者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一说是张陵著,如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都认为张陵曾注《道德经》,是《想尔注》的作者,所世道书多沿此说。 内容 《老子想尔注》早已散失,《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都未记载,《道藏》中
《老子想尔注》是老子《道德经》的注释本,张道陵著,道教早期教派正一盟威道的一部哲学兼丹经的经典著作,为天师家学。作者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一说是张陵著,如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都认为张陵曾注《道德经》,是《想尔注》的作者,所世道书多沿此说。
内容
《老子想尔注》早已散失,《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都未记载,《道藏》中也没收进去。清末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古本典籍中,有《老子道经想尔注》残本,全本共五百八十行。注与经文连写,字体不分大小,章次不分,过章不另起一行。据考证,它是六朝钞本。此残卷在一九零五年失窃,现收藏在大不列颠博物馆,编号为斯氏(斯坦因)六八二五。该残卷始自《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终至第三十章“无欲以静,天地自止(正)”,大致反映了《想尔注》的基本思想内容,是研究早期道教思想的珍贵资料。今人饶宗颐据《河上公注本》,分章排列。
突出之处
《想尔注》在写法上有两大突出之处。一是用删、增、改字的方法,对《老子》原文进行一些有意修改,以树立自己的意思。如《老子》第十六章原文是“公乃王,王乃大”,而在《想尔注》中,将“王”改为“生”,认为“能行道公正,故常生”。改变文字以便说明其长生之,。这类例子在《想尔注》中甚多。另一写法,就是通过注释,将哲学著作《道德经》改造成真正的道教经典。将《道德经》中作为哲学范畴的“道”人格化,神格化、解释为第一人称的“吾”、“我”,使抽象的“道”具体为有欲有言,有喜怒哀乐,对人有教导、遣使、诫禁、主人生死,赏善惩恶,镇邪制顽的人格神。《想尔注》将“道”等同于“一”,认为: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化,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今布道诫教人,守诫不违,即为守一矣;不行其诫,即为夫一也。”这样,道或一,既是宇宙本源,又是太上老君,哲学家老子就成为五斗米道所信奉的神。
守道诫
《想尔注》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守道诫。《想尔注》认为“道”是专一、真诚、清静自然、好生乐善的,只要人们谨守道诫,就可以延年增寿,除灾得福。所谓“守道诫”,就是遵守“道”所规定的戒律。“道”是绝对的“一”,道气无处不在,那种以为守身中五脏即是“守一”的观点是不对的,甚至也不赞同《老子河上公注》中以为“专守精气”就是“守一”的看法,《想尔注》认为真正的“守一”就是“守道诫”。道诫的内容大体指道贵中和、真诚,道乐清静等。“道诫”是贯穿注文的重要的线索,“诫为渊,道犹水,人犹鱼。鱼失渊去水则死,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
长生之法
二是关于长生之法。《想尔注》认为善保精气就可以实现仙寿。主张和五脏五行之气,“和则相生,战则相克”;阐述房中术要领:“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认为得此要领,也可长生不死。为了自守,就要求做到无思欲、无为无名、不贪荣求宠、不争强好胜、不为恶事等。“奉道诫,积着成功,积精成神,成神仙寿,以此为身宝矣”,这就是《想尔注》成仙之纲领。三是关于帝王行道问题。《想尔注》认为行道,不只是道士的事,帝王也应行之,“道之为化,自高而降,指谓王者,故贵一人,制无二君,是以君王常当行道,然后乃及吏民,非独道士可行,王者弃捐也。”而且上圣君王都是师道行道,用以教化天下,故能实现太平之治,后世帝王渐渐失道,“虽有良臣,常难致治。一旦帝王失道过度,天命难违心将降祸以戒。相反,若帝王行道就可以至诚感天,于是“五星顺轨,客逆不曜,疾疫之气,都悉止矣”。所以,“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佑在行道,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怀慕,则易治矣。”君臣行道,太平之世可以实现,民众安顺。这里的“道”,指生道,也就是清静寡欲,乐善好生之道;而战争是杀生的,故“兵不合道”,帝王应守生道,少起战事。这些帝王行道思想正是五斗道政权的施政纲领。天师道宗教家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推行这些施政纲领,遵行诚信、廉明、乐善重生、归朴等教义,在当时动荡不守、军阀草菅人命的社会形势下,这些教义、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故“民、夷信向之”。
与其他道经比较
《想尔注》的思想内容虽然与《道德经》不尽相同、甚至有所违背,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民众的良好政治愿望,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它也是研究道家哲学如何转变为道教神学的重要的材料。
《想尔注》与其他道经,在北周武帝时均受禁。以后,《想尔注》长期失传被埋没,这大概与它夹杂房中术有关,也与它“注语颇浅鄙,复多异解,辄与老子本旨乖韦”有关。
《想尔注》做为道家历史上的重要的文化符号显示了道家的思想主旨是倾向于对学派重要人物思想的探讨性的阐释。和中国哲学和社会史中的论古之习气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哲学以古为大的内存和追求。是中国哲学从秦到当今缺乏创新的重要的体现和延伸。
《老子想尔注》的主要思想
五斗米道尊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道民所习之典。《老子想尔注》即当时讲习《老子》的注本。《老子想尔注》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为一种六朝(公元222- 589年)时的写本。但原件已被英国人斯坦因窃走,现藏大英博物馆。卷末题《老子道经上》,下注《想尔》二字分行。经文起 则民不争亦不盗 ,终 悉皆自正矣.即道经 使民不争 、 天下自正 的注文。基本上是上篇《道经》的注释本。
是研究五斗米道的重要材料。
关于《老子想尔注》的作者,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外传》与五代杜光庭《道德真经广义》列历代诠疏笺注《老子》各家,其中有《想尔》二卷,云:三天法师张道陵所注。 《广弘明集·辩证论》也说张陵曾注五千文。
而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则说,《老子想尔注》二卷,原注 不详何人,一云张鲁,或云刘表.。《传授经戒注诀·序次经法》说: 系师得道,化道西蜀。蜀风浅未,未晓深言。托遘想尔,以训初四,初四之伦,殆同蜀浅,辞说切近,因物赋通。
《老子想尔注》的内容,大部分采用《太平经》思想,部分吸收《老子河上公章句》,借《老子》为题来发挥道教思想理论的。
①推崇和神化 道. 道 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及其变化的总规律。在《老子想尔注》中,道为 天下万事之本 (第14章), 万物含道精,并作,初生起时也 (第16章)。就是说,天地万物是由 道 演化出来的。 精 源于 气 , 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夫欲宝精,百行当修,万善当著,调和五行,喜怒悉去,无曹左契,有余数,精乃守之。恶人实精,唐自苦终不居,必自泄漏也 (第21章)。 精 是万物生成和人类生存的根本,它与 道 实际上是一种东西两种名称。作者以池水、堤、水源三者的关系清楚地说明了精 的性质: 精并喻象池水,身为池堤封,善行为水源,若斯三备,池乃全坚。心不专善,无堤封,水必去 (第21章)。就是说, 道精 是一种主观精神,天地万物就是由这种主观精神产生的。
①《二教论·服法非老九》。
《老子想尔注》作者还把 道 视为有人格、有意志的主宰一切的至上尊神。注说: 一道者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第10章),把 道 人格形象化了。注说: 情欲思虑,怒喜恶事,道所不欲 (第15章), 锐者,心方欲图恶;愤者,怒也,皆非道所喜 (第4章), 道之所言,无一可弃者,得仙之士,当贵道言 (第17章), 道甚广大,处柔弱不与俗人争,教人以诫慎者宜左契,不诫慎者置左契 (第34章), 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 (第20章)等等,可见 道 具有人的种种特征。
不仅如此,注中还屡称 真道 、 天道 和 生道 ,反复告诫君民要顺道意,知道真 ,一切唯 道 是信,唯 道 是奉,唯 道 是守,唯 道 是行。注说:当求善能知真道者,不当事邪伪伎巧 (第8章), 教民令知真道,无令知伪道邪知也 (第10章)。与此相应,作者对儒家及其经学采取了否定的态度。注说: 真道藏,邪文出,世间常伪伎称道教,皆为大伪不可用。何谓邪文·其五经半入邪,其五经以外,众书传记,尸人所作,悉邪也(第18章)。强调信行 真德.②推崇和神化《老子》。
《老子想尔注》在神化道的同时,把老子看成是道的化身,道即老子,老子即道。《老子》第10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一句,《老子想尔注》是这样注说的: 一者道也 ,既 在天地外 ,又 人在天地间 ,而且 往来人身中 , 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帝治昆仑 (第13页,以下只注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的页码),认为 一 就是 太上老君 , 一 又等于 道 ,并巧妙而又合理地把 老君 尊奉为至高无上,无处不在 道 的形身。这样,老子自然而然就成了至上神。
《老子》一书是道家关于宇宙观、社会政治思想、人生处世和个人修养的哲理著作。提出了一个捉摸不定、玄之又玄的 道 ,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或法则,认为道的存在状态是 恍惚 ,道衍生万物的过程也是 恍惚 ,《老子想尔注》作者夸大 道 的这种神秘性,使 道 人格化、神格化。
凡是《老子》书中的人称代词如 吾 、 我 ,在注中都被曲解为 道.如对 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 一句,注为: 吾,道也。我者,同吾 (第17页)。又如对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一句,注为: 吾,道也。
帝先者,亦道也 (第8页)。
③宣扬长生成仙说。
长生不死,得道成仙,这是道教的最高目标。《老子想尔注》也不例外。
注中明确提出了一个长生不死的境界: 能法道,故能自生而长久也。……
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非道所行,与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 (第10- 11页)。 尸死为弊,尸生为成,独能守道不盈溢,故能改弊为成耳 (第14页)。所以 成其尸 就成了死而复生得 仙寿 之意。又说: 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死是人之所畏也,仙王士与俗人同知畏死乐生,但所行异耳。俗人莽莽,未央脱死也,俗人虽畏死,端不信道,好为恶事,奈何未央脱死乎。仙士畏死,信道守诚,故与生合也 (第27页)。
作者还对道士加以神化,说他们信行真道而不死。对 死而不亡者寿 一句,注为: 道人行备,道神归之,避世托死过太阴中,复生去为不亡,故寿也。
俗人无善功,死者属地官,便为亡矣 (第46页)。把道士之死说成是尸解,即复生成仙了,以此来坚定信徒们的 长生不死 信仰。
《老子想尔注》认为仙寿可致, 守诫 、 炼形 、 食气 是实现仙寿的三条途径。
所谓 守诫 ,主要是 保形.注说: 以道保形容,为天地上容,处天地间不畏死,故公也 (第22页)。 人但当保身,不当爱身,何谓也·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 (第17页)。 诫为渊,道犹小,人犹鱼。鱼失渊去水则死,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第49页)。守诫保形,要结精自守,注说: 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 (第9页)。又说: 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年以知命,当名自止。年少之时,虽有,当闲省之。绵绵者微也,从其微少,若少年则长存矣 (第10页),只有使自己保持精神于躯体之中,才能长生成仙。这样,结精自守就构成了仙寿理论的基础。注又说: 精结成神,阳■有余,务当自爱,闭心绝念,不可骄欺阴也 (第12页)。十分清楚,《老子想尔注》所说的 结精成神 ,就是要爱守存之于人体的精神,从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
所以说: 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 (第17页)。
所谓 炼形 ,就是指神魂脱离肉体到太阴中聚气复生。注说: 太阴道积,炼形之宫也,世有不可处,贤者避去,托死过太阴中,而复一边生像,没而不殆也。俗人不能积善行,死便真死,属地宫去也 (第22)。 道人行备,道行归之,避世托死于太阴中,复生去为不亡,故寿也 (第46页)。
所谓 食气 ,就是指调整呼吸,吐纳导引求得仙寿。注说: 身边,于内为胃,主五藏气。俗人食谷,谷绝便死;仙士有谷食之,无则食气,气归胃,即肠重囊也 (第28页), 腹者,道囊,气常欲实 (第6页)。
神成气来,载营人身,欲全此功无离一。一者道成,今在人身何许·守之云何·一不在人身也,诸附身者悉世间常伪伎,非真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显悉是,非独一处 (第13页)。
目录分页
-
《老子想尔注》正文
则民不争,亦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不欲视之,比如不见,勿令心动。若动自诫,即□道去复还,心乱遂之,道去之矣。“圣人治,灵其心,实其腹。”心者,规也,中有吉凶善恶。腹者,道囊,气常欲实。...
《老子想尔注》正文
则民不争,亦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不欲视之,比如不见,勿令心动。若动自诫,即□道去复还,心乱遂之,道去之矣。“圣人治,灵其心,实其腹。”心者,规也,中有吉凶善恶。腹者,道囊,气常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