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殷本纪 第三

【汉朝】 司马迁


  殷契,①母曰简狄,②有?氏之女,③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④契长而佐治水有功。帝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⑤赐姓子氏。⑥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着于百姓,百姓以平。

  注①索隐契始封商,其后裔盘庚迁殷,殷在邺南,遂为天下号。契是殷始祖,故言殷契。正义括地志云:“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南去朝歌城百四十六里。竹书纪年云‘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墟,南去邺四十里’,是旧邺城西南三十里有洹水,南岸三里有安阳城,西有城名殷墟,所谓北蒙者也。”

  今按:洹水在相州北四里,安阳城即相州外城也。

  注②索隐旧本作“易”,易狄音同。又作“?”,吐历反。

  注③集解淮南子曰:“有?在不周之北。”正义按:记云“桀败于有?之墟”,有?当在蒲州也。

  注④索隐谯周云:“契生代,舜始举之,必非喾子。以其父微,故不著名。

  其母?氏女,与宗妇三人浴于川,玄鸟遗卵,简狄吞之,则简狄非帝喾次妃明也。”

  注⑤集解郑玄曰:“商国在太华之阳。”皇甫谧曰:“今上洛商是也。”索隐尧封契于商,即诗商颂云“有?方将,帝立子生商”是也。正义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所封也。”

  注⑥集解礼纬曰:“祖以玄鸟生子也。”正义括地志云:“故子城在渭州华城县东北八十里,盖子姓之别邑。”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①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②曹圉卒,③子冥立。④冥卒,子振立。⑤振卒,子微立。⑥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

  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⑦

  注①集解宋忠曰:“相土就契封于商。左氏传曰‘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

  索隐相土佐夏,功着于商,诗颂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是也。左传曰“昔陶唐氏火正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是始封商也。正义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又云羿所封之地。”

  注②索隐系本作“粮圉”也。

  注③正义圉音语,出系本。

  注④集解宋忠曰:“冥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索隐礼记曰“冥勤其官而水死”,殷人祖契而郊冥也。

  注⑤索隐系本作“核”。

  注⑥索隐皇甫谧云:“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谯周以为死称庙主曰“甲”也。

  注⑦集解张晏曰:“禹,汤,皆字也。二王去唐、虞之文,从高阳之质,故夏、殷之王皆以名为号。”谥法曰:“除虐去残曰汤。”索隐汤名履,书曰“予小子履”是也。又称天乙者,谯周云“夏、殷之礼,生称王,死称庙主,皆以帝名配之。天亦帝也,殷人尊汤,故曰天乙”。从契至汤凡十四代,故国语曰“玄王勤商,十四代兴”。玄王,契也。

  成汤,自契至汤八迁。①汤始居亳,②从先王居,③作帝诰。④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十四世凡八徙国都。”

  注②集解皇甫谧曰:“梁国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正义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为景亳,汤所盟地,因景山为名。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

  正义按:亳,偃师城也。商丘,宋州也。汤即位,都南亳,后徙西亳也。括地志云:“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师县西十四里,本帝喾之墟,商汤之都也。”

  注④索隐一作“?”。上云“从先王居”,故作帝?。孔安国以为作诰告先王,言己来居亳也。

  汤征诸侯。①葛伯不祀,汤始伐之。②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为夏方伯,得专征伐。”

  注②集解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伯为邻。”地理志曰葛今梁国宁陵之葛乡。

  伊尹名阿衡。①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②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③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④

  注①索隐孙子兵书:“伊尹名挚。”孔安国亦曰“伊挚”。然解者以阿衡为官名。按:阿,倚也,衡,平也。言依倚而取平。书曰“惟嗣王弗惠于阿衡”,亦曰保衡,皆伊尹之官号,非名也。皇甫谧曰:“伊尹,力牧之后,生于空桑。”

  又吕氏春秋云:“有?氏女采桑,得婴儿于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

  注②集解列女传曰:“汤妃有莘氏之女。”正义括地志云:“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陈留风俗传云陈留外黄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邑也。”媵,翊剩反。尔雅云:“媵,将,送也。”

  注③集解刘向别录曰:“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索隐按: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九主者,三皇、五帝及夏禹也。或曰,九主谓九皇也。然按注刘向所称九主,载之七录,名称甚奇,不知所凭据耳。法君,谓用法严急之君,若秦孝公及始皇等也。劳君,谓勤劳天下,若禹、稷等也。等君,等者平也,谓定等威,均禄赏,若高祖封功臣,侯雍齿也。授君,谓人君不能自理,而政归其臣,若燕王哙授子之,禹授益之比也。专君,谓专己独断,不任贤臣,若汉宣之比也。破君,谓轻敌致寇,国灭君死,若楚戊、吴濞等是也。寄君,谓人困于下,主骄于上,离析可待,故孟轲谓之“寄君”也。国君,国当为“固”,字之讹耳。固,谓完城郭,利甲兵,而不修德,若三苗、智伯之类也。三岁社君,谓在襁褓而主社稷,若周成王、汉昭、平等是也。又注本九主,谓法君、劳君、等君、专君、授君、破君、国君,以三岁社君为二,恐非。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鸠房二人,汤之贤臣也。二篇言所以丑夏而还之意也。”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

  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①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曰:“格女?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②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③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舍我啬事而割政’。

  ④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力,率夺夏国。⑤?有率怠不和,⑥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⑦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⑧女毋不信,朕不食言。⑨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女,无有攸赦。”以告令师,作汤誓。于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一0]

  注①正义帝喾时陆终之长子,昆吾氏之后也。世本云“昆吾者,?氏”是。

  注②集解马融曰:“台,我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不敢不正桀之罪而诛之。”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夺民农功,而为割剥之政。”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桀之君臣相率遏止众力,使不得事农,相率割剥夏之邑居。”

  注⑥集解马融曰:“众民相率怠惰,不和同。”

  注⑦集解尚书大传曰:“桀云‘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

  注⑧集解尚书“理”字作“赉”。郑玄曰:“赉,赐也。”

  注⑨索隐左传云:“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是谓妄言为食言。

  注⑩集解诗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毛传曰:“武王,汤也。”

  桀败于有?之虚,桀?于鸣条,①夏师败绩。汤遂伐三?,俘厥宝玉,②义伯、仲伯作典宝。③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④作夏社。⑤伊尹报。⑥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高涯原在蒲州安邑县北三十里南阪口,即古鸣条陌也。

  鸣条战地,在安邑西。”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三?,国名,桀走保之,今定陶也。俘,取也。”正义括地志云:“曹州济阴县即古定陶也,东有三?亭是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二臣作典宝一篇,言国之常宝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欲变置社稷,而后世无及句龙者,故不可而止。”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言夏社不可迁之义。”

  注⑥集解徐广曰:“一云‘伊尹报政’。”

  汤归至于泰卷陶,①中?作诰。②既绌夏命,③还亳,作汤诰:“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谷。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④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⑤有状。⑥先王言不可不勉。’⑦曰:‘不道,毋之在国,⑧女毋我怨。’”以令诸侯。

  伊尹作咸有一德,⑨咎单作明居。⑩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无此‘陶’字。”孔安国曰:“地名。汤自三?而还。”

  索隐邹诞生“卷”作“垧”,又作“?”,则卷当为“垧”,与尚书同,非衍字也。

  其下“陶”字是衍耳。何以知然?解尚书者以大垧今定陶是也,旧本或傍记其地名,后人转写遂衍斯字也。正义垧,古铭反。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仲虺,汤左相奚仲之后。”索隐仲虺二音。?作“垒”,音如字,尚书又作“虺”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绌其王命。”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作‘土’。”索隐谓禹、皋陶有功于人,建立其后,故云有立。

  注⑤集解音与。

  注⑥索隐帝,天也。谓蚩尤作乱,上天乃不佑之,是为弗与。有状,言其罪大而有形状,故黄帝灭之。

  注⑦索隐先王指黄帝、帝尧、帝舜等言。禹、咎繇以久劳于外,故后有立。

  及蚩尤作乱,天不佑之,乃致黄帝灭之。皆是先王赏有功,诛有罪,言今汝不可不勉。此汤诫其臣。

  注⑧集解徐广曰:“之,一作‘政’。”索隐不道犹无道也。又诫诸侯云,汝为不道,我则无令汝之在国。

  注⑨集解王肃曰:“言君臣皆有一德。”索隐按:尚书伊尹作咸有一德在太甲时,太史公记之于斯,谓成汤之日,其言又失次序。

  注⑩集解马融曰:“咎单,汤司空也。明居民之法也。”

  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

  汤崩,①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②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③太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④

  注①集解皇览曰:“汤?在济阴亳县北东郭,去县三里。?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地。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御]*长卿案行水灾,因行汤?。刘向曰:‘殷汤无葬处。’”皇甫谧曰:“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位,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索隐长卿,诸本多作劫姓。按:风俗通有御氏,为汉司空*(御)*史,其名长卿,明劫非也。亦有劫弥,不得为御史。正义括地志云:“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按:在蒙,即北薄也。又云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近桐宫,盖此是也。”

  注②正义仲任二音。

  注③正义尚书孔子序云“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不言有外丙、仲壬,而太史公采世本,有外丙、仲壬,二书不同,当是信则传信,疑则传疑。

  注④集解郑玄曰:“肆命者,陈政教所当为也。徂后者,言汤之法度也。”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①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汤葬地。”郑玄曰:“地名也,有王离宫焉。”正义晋太康地记云:“尸乡南有亳阪,东有城,太甲所放处也。”按:尸乡在洛州偃师县西南五里也。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帝太甲,称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①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注①集解皇览曰:“伊尹?在济阴己氏平利乡,亳近己氏。”正义括地志云:

  “伊尹墓在洛州偃师县西北八里。又云宋州楚丘县西北十五里有伊尹墓,恐非也。”帝王世纪:“伊尹名挚,为汤相,号阿衡,年百岁卒,大雾三日,沃丁以天子礼葬之。”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①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注①集解徐广曰:“世表云帝小甲,太庚弟也。”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①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②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③伊陟赞言于巫咸。④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⑤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⑥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伊陟,伊尹之子。”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祥,妖怪也。二木合生,不恭之罚。”郑玄曰:“两手?之曰拱。”索隐此云“一暮大拱”,尚书大传作“七日大拱”,与此不同。

  注③索隐刘伯庄言枯死而消去不见,今以为由帝修德而妖祥遂去。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赞,告也。巫咸,臣名也。”正义按:巫咸及子贤?皆在州常熟县西海虞山上,盖二子本吴人也。

  注⑤集解马融曰:“艾,治也。”

  注⑥集解马融曰:“原,臣名也。命原以禹、汤之道我所修也。”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①河?甲居相。②祖乙迁于邢。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④帝外壬崩,弟河?甲立,是为帝河?甲。河?甲时,殷复衰。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地名。”皇甫谧曰:“或云河南敖仓是也。”索隐?亦作“嚣”,并音敖字。正义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地名,在河北。”正义括地志云:“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

  注③索隐邢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东皮氏县有耿乡。正义括地志云:

  “绛州龙门县东南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

  注④索隐盖太史公知旧有仲丁书,今已遗阙不具也。

  河?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①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帝阳甲之时,殷衰。

  注①索隐系本作“开甲”也。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①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②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③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正义自汤南亳迁西亳,仲丁迁?,河?甲居相,祖乙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胥,相也。民不欲徙,皆咨嗟忧愁,相与怨其上也。”

  注③集解郑玄曰:“治于亳之殷地,商家自此徙,而改号曰殷亳。”皇甫谧曰:

  “今偃师是也。”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①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

  注①索隐尚书“盘庚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此以盘庚崩,弟小辛立,百姓思之,乃作盘庚,由不见古文也。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宰,①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②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③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注①集解郑玄曰:“?宰,天官卿贰王事者。”

  注②集解徐广曰:“尸子云傅岩在北海之洲。”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岩”也。正义*[括]*地*(理)*志云:“傅险即傅说版筑之处,所隐之处窟名圣人窟,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即虞国虢国之界。又有傅说祠。注水经云沙?水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历傅说隐室前,俗名圣人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信道所经,有?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也。”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①武丁惧。祖己曰:②“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③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④乃曰其奈何

  鸣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道。”⑤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殷道复兴。

  注①正义音构。?,雉鸣也。诗云:“雉之朝?。”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贤臣名。”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言天视下民以义为常也。”

  注④集解孔安国曰:“不顺德,言无义也。不服罪,不改修也。天以信命正其德,谓其有永有不永。”索隐附,依尚书音孚。

  注⑤集解孔安国曰:“王者主民,当敬民事。民事无非天所嗣常也。祭祀有常,不当特丰于近也。”索隐祭祀有常,无为丰杀之礼于是以□常道。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①

  注①集解孔安国曰:“祭之明日又祭,殷曰肜,周曰绎。”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①

  注①索隐国语云“帝甲乱之,七代而陨”是也。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①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注①索隐汉书古今人表及帝王代纪皆作“冯辛”。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①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②天神不胜,乃?辱之。为革囊,盛血,?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于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益衰。

  注①索隐偶音寓。亦如字。正义偶,五苟反。偶,对也。以土木为人,对象于人形也。

  注②正义为,于伪反。行,胡孟反。

  帝乙长子曰微子,①启母贱,不得嗣。②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③

  注①索隐微,国号。爵为子。启,名也。孔子家语云“微”或作“魏”,读从微音。邹本亦然也。

  注②索隐此以启与纣异母,而郑玄称为同母,依吕氏春秋,言母当生启时犹未正立,及生纣时始正为妃,故启大而庶,纣小而嫡。

  注③集解谥法曰:“残义损善曰纣。”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①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②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③而盈钜桥之粟。④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⑤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乐戏于沙丘,⑥以酒为池,⑦县肉为林,⑧使男女□⑨相逐其闲,为长夜之饮。

  注①正义帝王世纪云“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也。

  注②集解皇甫谧曰:“有苏氏美女。”索隐国语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

  注③集解如淳曰:“新序云鹿台,其大三里,高千尺。”瓒曰:“鹿台,台名,今在朝歌城中。”正义括地志云:“鹿台在?州县西南三十二里。”

  注④集解服虔曰:“钜桥,仓名。许慎曰钜鹿水之大桥也,有漕粟也。”索隐邹诞生云:“钜,大;桥,器名也。纣厚赋税,故因器而大其名。”

  注⑤集解尔雅曰:“迤逦,沙丘也。”地理志曰在钜鹿东北七十里。正义括地志云:“沙丘台在邢州平乡东北二十里。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

  注⑥集解徐广曰:“?,一作‘聚’。”

  注⑦正义括地志云:“酒池在卫州卫县西二十三里。太公六韬云纣为酒池,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

  注⑧正义县,户眠反。

  注⑨正义胡瓦反。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①以西伯昌?九侯?②鄂侯③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淫,④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里。⑤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⑥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⑦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⑧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注①集解列女传曰:“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格之刑。”索隐邹诞生云“格,一音阁”。又云“见蚁布铜斗,足废而死,于是为铜格,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与列女传少异。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作‘鬼侯’。邺县有九侯城。”索隐九亦依字读,邹诞生音仇也。正义括地志云“相州滏阳县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盖殷时九侯城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一作‘?’,音于。野王县有?城。”

  注④集解徐广曰:“一云‘无不□淫’。”

  注⑤集解地理志曰河内汤阴有?里城,西伯所拘处。韦昭曰“音酉”。正义牖,一作“?”,音酉。?城在相州汤阴县北九里,纣囚西伯城也。帝王世纪云。“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

  注⑥正义洛水一名漆沮水,在同州洛西之地,谓洛西之丹?坊等州也。

  注⑦正义费音扶味反。中音仲。费,姓;仲,名也。

  注⑧索隐秦之祖蜚廉子。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

  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灭之,①纣之臣祖伊②闻之而咎周,③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假人元龟,④无敢知吉,⑤非先王不相我后人,⑥维王淫虐用自绝,故天□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⑦今我民罔不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柰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注①集解徐广曰:“饥,一作‘□’,又作‘耆’。”

  注②集解孔安国曰:“祖己后,贤臣也。”

  注③集解孔安国曰:“咎,恶也。”

  注④集解徐广曰:“元,一作‘卜’。”

  注⑤集解马融曰:“元龟,大龟也,长尺二寸。”孔安国曰:“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

  注⑥集解孔安国曰:“相,助也。”

  注⑦集解郑玄曰:“王暴虐于民,使不得安食,逆乱阴阳,不度天性,傲很明德,不修教法者。”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①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②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③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④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

  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⑤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⑥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⑦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⑧

  注①正义括地志云;“比干见微子去,箕子狂,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

  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进谏不去者三日。纣问:

  ‘何以自持?’比干曰:‘修善行仁,以义自持。’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诸?’遂杀比干,刳视其心也。”

  注②集解郑玄曰:“牧野,纣南郊地名也。”正义括地志云:“今卫州城即殷牧野之地,周武王伐纣筑也。”

  注③集解徐广曰:“鹿,一作‘廪’。”

  注④正义周书云:“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以自焚。”

  注⑤索隐皇甫谧云“商容与殷人观周军之入”,则以为人名。郑玄云:“商家典乐之官,知礼容,所以礼署称容台。”

  注⑥集解谯周曰:“殷凡三十一世,六百余年。”汲?纪年曰:“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也。”

  注⑦索隐按:夏?殷天子亦皆称帝,代以德薄不及五帝,始贬帝号,号之为王,故本纪皆帝,而后总曰“三王”也。

  注⑧正义即武庚禄父也。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焉。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①北殷氏?②目夷氏。

  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③

  注①索隐按:系本子姓无稚氏。

  注②索隐系本作“髦氏”,又有时氏?萧氏?黎氏。然北殷氏盖秦宁公所伐毫王,汤之后也。

  注③索隐论语孔子曰“乘殷之辂”,礼记曰“殷人尚白”,太史公为赞,不取成文,遂作此语,亦疏略也。

  【索隐述赞】简狄吞乙,是为殷祖。玄王启商,伊尹负俎。上开三面,下献九主。旋师泰卷,继相臣扈。迁嚣圮耿,不常厥土。武乙无道,祸因射天。帝辛淫乱,拒谏贼贤。九侯见醢,炮格兴焉。黄蓟斯杖,白旗是悬。哀哉琼室,殷祀用迁!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当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当事人双方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 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