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 豆腐

    【明朝】 李时珍

    气味 甘、咸、寒、有小毒。 主治 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 蒸饼

    【明朝】 李时珍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小儿淋(小儿尿频量少)。用蒸饼、大蒜、淡豆豉合捣成丸,连服三日可愈。 积年下血。用蒸饼、乌龙尾中一两、皂角(去皮,酥炙)七个,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赤白痢。用干蒸饼(蜜拌炒)二两、御米壳(蜜炒)四两,共研为严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煎化热服。 崩中下血。用陈年蒸饼烧存性,米汤冲服二钱。 盗汗、自汗。每夜卧时,带饥吃蒸饼一枚。几天这后即可止汗。 折伤。把蒸饼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甚验。 汤火伤。用馒头饼烧存性,研为末…

  • 罂子粟

    【明朝】 李时珍

    释名 米囊子、御米、象谷。 气味 (米)甘、平、无毒。(壳)酸、涩、微寒、无毒。 主治 反胃吐食 。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 赤白痢。用罂粟米(炒)、罂粟壳(炙),等分为末,加炼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热痢便血。用粟壳(醋炙)一两、陈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乌梅汤送下。 久痢不止。用粟壳(醋炙)为还想,加蜜成丸了,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姜三片,煎至八层温服。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

  • 阿芙蓉

    【明朝】 李时珍

    释名 阿片。俗作鸦片。 气味 酸、涩、温、微毒。 主治 久痢。用阿芙蓉如小豆大小,每日空心服一次,温水化下。忌食葱蒜等物。 赤白痢下。用阿芙蓉、木香、黄连、白术各一分,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壮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服,米汤送下。忌食酸物、生冷、油腻、茶、酒、面。又方;罂粟花未开时,外有两片青叶包着。花开即落,收取研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赤痢用红花的包叶,白痢用白花的包叶。…

  • 大豆

    【明朝】 李时珍

    释名 菽。角名荚,叶名藿,茎名萁。 气味 黑大豆:甘、平、无毒。 主治 黑大豆: 中风口歪。用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烟出,放入瓶中,泡酒五升。经过一天以上,服酒一升,厚盖被令稍稍出汗。如已噤口,可加独活半斤,微微捶破同泡酒中。产后亦宜照此服药以防风气,又消结血。 热毒攻眼,红痛、脸肿。用黑豆一升,分作十袋,沸汤中蒸过,交替着熨患处。 身面浮肿。用乌豆一升,加水五升煮成三升,再加酒五升,又煮成三升,分三次温服。不愈再服。又方:用乌豆煮至皮干,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腹中痞硬。用大豆半升、生姜作…

  • 大豆黄卷

    【明朝】 李时珍

    释名 豆蘖。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头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大便结涩)。用在豆黄卷(炒)一升、酥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前服,温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水病肿满、喘急、大小便涩。用大豆黄卷(醋炒)、大黄(炒),等分为末,以葱桔皮汤冲服二凶,黎明时在小便通畅,即为有效。 附方大豆黄卷是大豆的干燥发芽种子。种皮多裂开,黑棕色,有时脱落,露出两片子叶。胚根细长,伸出种皮外。功能为发表、利湿、清热。…

  • 黄大豆

    【明朝】 李时珍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研末,调热水,涂痘后痈。…

  • 赤小豆

    【明朝】 李时珍

    释名 赤豆、红豆,叶名藿。 气味 甘、酸、平、无毒。 主治 水气肿胀。和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一起碎破,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慢慢饮汁令尽,肿立消。又方:用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乘热浸泡脚和膝。若肿已到腹部,只须吃小豆即可。 痢疾。用小豆一合、熔蜡三两,一次服下,有效。 肠痔下血。用小豆三升、苦酒五升,煮熟晒干,再浸至酒尽乃止,然后研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牙齿疼痛。用赤小豆擦牙吐涎及吹鼻中。一方:加阿青少许。一方:加花咸少许。 乳汁不通。用赤小豆…

  • 绿豆

    【明朝】 李时珍

    气味 绿豆:甘、寒、无毒。 绿豆粉:甘、凉、平、无毒。 豆皮:甘、寒、无毒 豆芽:甘、平、无毒。 主治 绿豆: 小儿丹肿。用绿豆五钱、大黄二钱,共研为末,加生薄荷汁和蜜,调匀敷涂。 赤痢不止。用大麻子大水中三末滤汁,煮绿豆吃,极效。 消渴。用绿豆煮粥吃。 痘后痈毒。用绿豆、赤小豆、黑大豆,等分为末,醋调匀时时扫涂患处。此方名“三豆膏”。 水肿。用绿豆二合半、大附子一只(去皮脐,切作两片),加水三碗,煮熟,临卧时空心食豆。次日将原附子两片又各切为二,另以绿豆二合半如前煮食。第三日照第一日,第四日照…

  • 蜀黍

    【明朝】 李时珍

    释名 蜀秫、芦 、芦粟、木稷、荻粱、高粱。 气味 (米)甘、涩、温、无毒。 主治 (蜀黍米)温中,涩肠胃,止霍乱。(根)利小便,止喘满。…

  • 玉蜀黍

    【明朝】 李时珍

    释名 玉高粱。 气味 (米)甘、平、无毒。 主治 (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 附方 玉蜀黍,理在亦通称“玉米”,其花柱及柱头称为玉米须近年临床上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症。…

  • 【明朝】 李时珍

    气味 黄粱米:甘、平、无毒。 白粱米:甘、微寒、无毒。 青粱米:甘、微寒、无毒。 主治 黄粱米: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 胃虚呕吐。用白粱米汁二合、姜汁一合,和匀服下。 霍乱不止,用白粱米五合,加水一升,煮粥吃。 手足生疣。用白粱米粉炒红,和唾液涂搽。 青粱米: 脾虚泄痢。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每日煮粥食。 冷气心痛。用桃仁二两,去皮,加水研磨,绞取汁,倒入青粱米四合,煮粥吃。 老人血淋。用车前五合,棉裹煮汁,加青粱米四合粥饮汁此方亦能明目。…

  • 【明朝】 李时珍

    气味 粟米:咸、微寒、无毒。 主治 粟米: 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反胃吐食(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用粟米半升,捣成粉,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取七枚煮熟,放一点盐,连汁穿梭心吞服,或加少许醋吞下。 鼻血不止。用粟米粉小煮服。 汤米伤。用粟米焦,投不中,澄取汁,浓煎如糖,频搽伤上,能止痛,灭瘢痕。又方:粟米,半生半炒,研为末,酒调敷伤处。 粟泔汁: 眼热赤肿。用粟泔汁(淘粟水)发酸的沉淀,加生地黄等分,研匀摊天布上,方圆约二寸,贴目上熨热。药干即换。 疳疮月蚀。用粟泔汁沉淀敷涂。…

  • 参子

    【明朝】 李时珍

    释名 龙爪粟、鸭爪稗。 气味 甘、涩、无毒。 主治 补中益气,厚肠胃。…

  • 【明朝】 李时珍

    气味 (稗米)辛、甘、苦、微寒、无毒。 主治 (稗米)益气,健胃。(苗、根)捣敷或研末,可治刀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