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衙 liǔ yá

    liǔ

    唐代长安曲江池边多柳树,如同部属排列仪仗,参谒官长,称为『柳衙』。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曲江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谓其成行列如排衙也。』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八出:『俺因此上弄莺簧赴柳衙,若问俺妆台何处也,不远哩!刚则在宋玉东邻第几家。』 【查看详细解释
  • 柳青 liǔ qīng

    liǔqīng

    称面色阴冷的鸨母。因曲牌有柳青娘,故以柳青为娘的歇后语。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一折:『也难奈何俺那六臂那咤般狠柳青,我唱的那七国里庞涓也没这短命,则是个八怪洞里爱钱精。』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三折:『这其间戴月披星,禁寒受冷。恨则恨冯魁那个丑生,买转俺劣柳青。』 【查看详细解释
  • 柳骨 liǔ gǔ

    liǔ

    唐代柳公权的书体特色。其风格骨力遒健,体势劲媚,后世多以为范本。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这笔划学柳骨颜筋的字体,这词章效闺情宫怨的诗题。』 【查看详细解释
  • 柽柳 chēng liǔ

    chēngliǔ

    植物名。柽柳科柽柳属,落叶乔木。高约四公尺,枝条纤弱下垂。叶狭长,披针形如鳞片状,呈浅蓝绿色。夏秋两季开粉红色花,有时一年可开三次,故又名『三春柳』。种子有丝状毛,能适应碱性土壤,河岸湿地或高原旱地都能生长,或称为『河柳』、『旱柳』。因状如人形,又名『人柳』。亦称为『观音柳』、『河柳』、『西河柳』... 【查看详细解释
  • 榉柳 jǔ liǔ

    liǔ

    植物名。榆科榉属,为大型乔木。高可达二十公尺。产于我国陕西、湖北、四川等地。树皮赤褐色,叶长卵形,其上有短柔毛。核果单生于叶腋,为不规则倒卵状或菱形,其基部尚宿在五裂之花萼。为我国所产三种榉树中最小,而果实为最大者。皮为解热剂,可治头痛,叶则可治肿疡。亦称为『元宝枫』。 【查看详细解释
  • 河柳 hé liǔ

    liǔ

    1.河边的柳树。如:『两岸河柳青青,路上离人依依。』2.柽柳的别名。见『柽柳』条。 【查看详细解释
  • 浦柳 pǔ liǔ

    liǔ

    水杨的别名。见『水杨』条。 【查看详细解释
  • 细柳 xì liǔ

    liǔ

    1.纤细的柳条。唐.杜甫.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2.(1)在今陕西省咸阳县西南,为汉将周亚夫屯兵所在处。(2)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汉时在上林苑中筑有细柳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登龙台,掩细柳』即指此地。 【查看详细解释
  • 花柳 huā liǔ

    huāliǔ

    1.红花绿柳。红楼梦˙第一回:『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2.妓院。金瓶梅˙第九十六回:『三十上小人有些不足,花柳中少要行走。』 【查看详细解释
  • 菀柳 wǎn liǔ

    wǎnliǔ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菀柳,刺幽王也。』首章二句为:『有菀者柳,不尚息焉。』菀柳,枝叶茂盛的柳树。 【查看详细解释
  • 蒲柳 pú liǔ

    liǔ

    1.见『水杨』条。2.比喻体质衰弱或身分低微的人。如:『他身如蒲柳,常常生病。』[反]琼葩 【查看详细解释
  • 败柳 bài liǔ

    bàiliǔ

    1.枯颓的柳树。唐˙韩偓˙再思诗:『流金铄石玉长润,败柳凋花松不知。』西游记˙第二十二回:『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2.比喻行为放荡,或被人蹂躏遗弃的妇女。如:『残花败柳』。 【查看详细解释
  • 野柳 yě liǔ

    liǔ

    1.野生的柳树。2.位于台湾省台北县万里乡的一个小渔村,海岸地形景观特殊,为著名观光风景区。 【查看详细解释
  • 雪柳 xuě liǔ

    xuěliǔ

    1.出殡时,持以引导灵柩前行的仪杖。用细条白纸作成,挂于竹枝或木棍上,形似柳而色白,故称为『雪柳』。2.用绢花装成的花枝,为宋时元宵节妇女头饰之一。宋˙孟元老˙东京孟华录˙卷六˙立春:『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3.植物名。木犀科雪柳属,落叶灌木。叶... 【查看详细解释
  • 韩柳 hán liǔ

    hánliǔ

    唐代古文大家韩愈与柳宗元的合称。 【查看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