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 xī rǎng

rǎng

词语释义

1.平坦肥沃,能自生长而永不耗减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窃帝之息壤以湮水。』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五˙息壤辩:『山海经所云鲧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亦称为『息土』。
2.秦邑。战国时,秦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茂恐武王悔,与其于息壤盟约。后遂以息壤指信守盟约而不渝。

民国音标

ㄒ|ˊ ㄖㄤˇ

 

查看汉字“”的详细解释

查看汉字“”的详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