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
目录分页
-
《元史》 本纪 ▪ 本纪·卷四十六
◎顺帝九二十一年春正月癸丑朔,诏赦天下。命中书参知政事七十往谕孛罗帖木儿罢兵还镇,复遣使往谕察罕帖木儿,亦令罢兵。孛罗帖木儿纵兵掠冀宁等处,察罕帖木儿以兵拒之,故有是命。庚申,太阴犯岁星。乙丑,河南...
-
《元史》 本纪 ▪ 本纪·卷四十七
◎顺帝十二十六年春正月己酉,以崇政院使孛罗沙为御史大夫。壬子,以完者木知枢密院事。是月,以沙蓝答里为中书左丞相。命燕南、河南、山东、陕西、河东等处举人会试者,增其额数,进士及第以下递升官一级。二月癸...
-
《元史》 志 ▪ 志·卷一
◎天文一司天之说尚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又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致谨于斯者也。是故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舜在璇玑、王衡,以齐七政,天文于是有测验之...
-
《元史》 志 ▪ 志·卷二
◎天文二○月五星凌犯及星变下顺帝元统元年正月癸酉,太白昼见。二月戊戌,亦如之。己亥,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丙辰,太阴犯天江下星。三月戊寅,太阴犯太微东垣上相。五月丁酉,荧惑犯太微垣右执法。六月丁丑,...
-
《元史》 志 ▪ 志·卷三
◎五行一人与天地,参为三极,灾祥之兴,各以类至。天之五运,地之五材,其用不穷,其初一阴阳耳,阴阳一太极耳。而人之生也,全付畀有之,具为五性,著为五事,又著为五德,修之则吉,不修则凶,吉则致福焉,不吉...
-
《元史》 志 ▪ 志·卷四
◎五行二○水不润下元统元年五月,汴梁阳武县河溢害稼。六月,京畿大霖雨,水平地丈余。泾河溢,关中水灾。黄河大溢,河南水灾。泉州霖雨,溪水暴涨,漂民居数百家。七月,潮州大水。二年正月,东平须城县、济宁济...
-
《元史》 志 ▪ 志·卷五
◎历一夫明时治历,自黄帝、尧、舜与三代之盛王,莫不重之,其文备见于传记矣。虽去古既远,其法不详,然原其要,不过随时考验,以合于天而已。汉刘歆作《三统历》,始立积年日法,以为推步之准。后世因之,历唐而...
-
《元史》 志 ▪ 志·卷六
◎历二○授时历议下交食历法疏密,验在交食,然推步之术难得其密,加时有早晚,食分有浅深,取其密合,不容偶然。推演加时,必本于躔离朓朒;考求食分,必本于距交远近;苟入气盈缩、入转迟疾未得其正,则合朔不失...
-
《元史》 志 ▪ 志·卷七
◎历三○授时历经上步气朔第一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元。(上考往古,下验将来,皆距立元为算。周岁消长,百年各一,其诸应等数,随时推测,不用为元。)日周,一万。岁实,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通余,五...
-
《元史》 志 ▪ 志·卷八
◎历四○授时历经下步中星第五大都北极,出地四十度太强。冬至,去极一百一十五度二十一分七十三秒。夏至,去极六十七度四十一分一十三秒。冬至昼,夏至夜,三千八百一十五分九十二秒。夏至昼,冬至夜,六千一百八...
-
《元史》 志 ▪ 志·卷九
◎历五○庚午元历上演纪上元庚午,距太祖庚辰岁,积年二千二十七万五千二百七十算外,上考往古,每年减一算,下验将来,每年加一算。步气朔术日法,五千二百三十。岁实,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二十四。通余,二万七千四...
-
《元史》 志 ▪ 志·卷十
◎历六○庚午元历下步交会术交终分,一十四万二千三百一十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交终日,二十七,余一千一百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交中日,一十三,余三千一百六十九,秒四千六百五十三,微一十。交朔日...
-
《元史》 志 ▪ 志·卷十一
◎地理一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
-
《元史》 志 ▪ 志·卷十二
◎地理二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徒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本省计站一百二十处。)辽阳路,(上。)唐以前为高句骊及渤海大氏所有。梁贞明中,阿保机以辽阳故城为东平郡。后唐...
-
《元史》 志 ▪ 志·卷十三
◎地理三○陕西诸道行御史台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本省陆站八十处,水站一处。)奉元路,(上。)唐初为雍州,后改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又以京城为西京,又曰中京,...
《元史》 本纪 ▪ 本纪·卷四十六
◎顺帝九二十一年春正月癸丑朔,诏赦天下。命中书参知政事七十往谕孛罗帖木儿罢兵还镇,复遣使往谕察罕帖木儿,亦令罢兵。孛罗帖木儿纵兵掠冀宁等处,察罕帖木儿以兵拒之,故有是命。庚申,太阴犯岁星。乙丑,河南...
《元史》 本纪 ▪ 本纪·卷四十七
◎顺帝十二十六年春正月己酉,以崇政院使孛罗沙为御史大夫。壬子,以完者木知枢密院事。是月,以沙蓝答里为中书左丞相。命燕南、河南、山东、陕西、河东等处举人会试者,增其额数,进士及第以下递升官一级。二月癸...
《元史》 志 ▪ 志·卷一
◎天文一司天之说尚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又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致谨于斯者也。是故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舜在璇玑、王衡,以齐七政,天文于是有测验之...
《元史》 志 ▪ 志·卷二
◎天文二○月五星凌犯及星变下顺帝元统元年正月癸酉,太白昼见。二月戊戌,亦如之。己亥,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丙辰,太阴犯天江下星。三月戊寅,太阴犯太微东垣上相。五月丁酉,荧惑犯太微垣右执法。六月丁丑,...
《元史》 志 ▪ 志·卷三
◎五行一人与天地,参为三极,灾祥之兴,各以类至。天之五运,地之五材,其用不穷,其初一阴阳耳,阴阳一太极耳。而人之生也,全付畀有之,具为五性,著为五事,又著为五德,修之则吉,不修则凶,吉则致福焉,不吉...
《元史》 志 ▪ 志·卷四
◎五行二○水不润下元统元年五月,汴梁阳武县河溢害稼。六月,京畿大霖雨,水平地丈余。泾河溢,关中水灾。黄河大溢,河南水灾。泉州霖雨,溪水暴涨,漂民居数百家。七月,潮州大水。二年正月,东平须城县、济宁济...
《元史》 志 ▪ 志·卷五
◎历一夫明时治历,自黄帝、尧、舜与三代之盛王,莫不重之,其文备见于传记矣。虽去古既远,其法不详,然原其要,不过随时考验,以合于天而已。汉刘歆作《三统历》,始立积年日法,以为推步之准。后世因之,历唐而...
《元史》 志 ▪ 志·卷六
◎历二○授时历议下交食历法疏密,验在交食,然推步之术难得其密,加时有早晚,食分有浅深,取其密合,不容偶然。推演加时,必本于躔离朓朒;考求食分,必本于距交远近;苟入气盈缩、入转迟疾未得其正,则合朔不失...
《元史》 志 ▪ 志·卷七
◎历三○授时历经上步气朔第一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元。(上考往古,下验将来,皆距立元为算。周岁消长,百年各一,其诸应等数,随时推测,不用为元。)日周,一万。岁实,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通余,五...
《元史》 志 ▪ 志·卷八
◎历四○授时历经下步中星第五大都北极,出地四十度太强。冬至,去极一百一十五度二十一分七十三秒。夏至,去极六十七度四十一分一十三秒。冬至昼,夏至夜,三千八百一十五分九十二秒。夏至昼,冬至夜,六千一百八...
《元史》 志 ▪ 志·卷九
◎历五○庚午元历上演纪上元庚午,距太祖庚辰岁,积年二千二十七万五千二百七十算外,上考往古,每年减一算,下验将来,每年加一算。步气朔术日法,五千二百三十。岁实,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二十四。通余,二万七千四...
《元史》 志 ▪ 志·卷十
◎历六○庚午元历下步交会术交终分,一十四万二千三百一十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交终日,二十七,余一千一百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交中日,一十三,余三千一百六十九,秒四千六百五十三,微一十。交朔日...
《元史》 志 ▪ 志·卷十一
◎地理一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
《元史》 志 ▪ 志·卷十二
◎地理二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徒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本省计站一百二十处。)辽阳路,(上。)唐以前为高句骊及渤海大氏所有。梁贞明中,阿保机以辽阳故城为东平郡。后唐...
《元史》 志 ▪ 志·卷十三
◎地理三○陕西诸道行御史台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本省陆站八十处,水站一处。)奉元路,(上。)唐初为雍州,后改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又以京城为西京,又曰中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