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目录分页
-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四
◎河渠一○黄河上黄河自昔为中国患,《河渠书》述之详矣。探厥本源,则博望之说,犹为未也。大元至元二十七年,我世祖皇帝命学士蒲察笃实西穷河源,始得其详。今西蕃朵甘思南鄙曰星宿海者,其源也,四山之间,有泉...
-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五
◎河渠二○黄河中熙宁四年七月辛卯,北京新堤第四、第五埽决,漂溺馆陶、永济、清阳以北,遣茂则乘驿相视。八月,河溢澶州曹村,十月,溢卫州王供。时新堤凡六埽,而决者二,下属恩、冀,贯御河,奔冲为一。帝忧之...
-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六
◎河渠三○黄河下汴河上元祐八年二月乙卯,三省奉旨:"北流软堰,并依都水监所奏。"门下侍郎苏辙奏:"臣尝以谓软堰不可施于北流,利害甚明。盖东流本人力所开,阔止百余步,冬月河流断绝,故软堰可为。今北流是...
-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七
◎河渠四○汴河下洛河蔡河广济河金水河白沟河京畿沟渠白河三白渠邓许诸渠附元丰元年五月,西头供奉官张从惠复言:"汴口岁开闭,修堤防,通漕才二百余日。往时数有建议引洛水入汴,患黄河啮广武山,须凿山岭十数丈...
-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八
◎河渠五○漳河滹沱河御河塘泺缘边诸水河北诸水岷江漳河源于西山,由磁、洺州南入冀州新河镇,与胡卢河合流,其后变徙,入于大河。神宗熙宁三年,诏程昉同河北提点刑狱王广廉相视。四年,开修,役兵万人,袤一百六...
-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九
◎河渠六○东南诸水上开宝间,议征江南。诏用京西转运使李符之策,发和州丁夫及乡兵凡数万人,凿横江渠于历阳,令符督其役。渠成,以通漕运,而军用无阙。八年,知琼州李易上言:"州南五里有度灵塘,开修渠堰,溉...
-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
◎河渠七○东南诸水下淮郡诸水:绍兴初,以金兵蹂践淮南,犹未退师,四年,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莆堰,其余诸堰,并令守臣开决焚毁,务要不通敌船;又诏宣抚司毁拆真、扬堰闸及真州陈公塘,无令...
-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一
◎礼一○吉礼一五代之衰乱甚矣,其礼文仪注往往多草创,不能备一代之典。宋太祖兴兵间,受周禅,收揽权纲,一以法度振起故弊。即位之明年,因太常博士聂崇义上《重集三礼图》,诏太子詹事尹拙集儒学之士详定之。开...
-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二
◎礼二(吉礼二)○南郊南郊坛制。梁及后唐郊坛皆在洛阳。宋初始作坛于东都南薰门外,四成、十二陛、三壝。设燎坛于内坛之外丙地,高一丈二尺。设皇帝更衣大次于东壝东门之内道北,南向。仁宗天圣六年,始筑外壝,...
-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三
◎礼三(吉礼三)○北郊祈谷五方帝感生帝北郊。宋初,方丘在宫城之北十四里,以夏至祭皇地祇。别为坛于北郊,以孟冬祭神州地祇。建隆以来,迭奉四祖崇配二坛。太平兴国以后,但以宣祖、太祖更配。真宗乃以太宗配方...
-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四
◎礼四(吉礼四)○明堂明堂。宋初,虽有季秋大享之文,然未尝亲祠,命有司摄事而已。真宗始议行之,属封岱宗、祀汾阴,故亦未遑。皇祐二年三月,仁宗谓辅臣:"今年冬至日,当亲祀圜丘,欲以季秋行大享明堂礼。然...
-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五
◎礼五(吉礼五)○社稷岳渎籍田先蚕奏告祈禜社稷,自京师至州县,皆有其祀。岁以春秋二仲月及腊日祭太社、太稷。州县则春秋二祭,刺史、县令初献,上佐、县丞亚献,州博士、县簿尉终献。如有故,以次官摄。若长吏...
-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六
◎礼六吉礼六○朝日夕月九宫贵神高禖大火寿星灵星风伯雨师司寒蜡七祀马祖酺神朝日,夕月。庆历,用羊、豕各二,笾豆十二,簠、簋、俎二。天禧初,太常礼院以监察御史王博文言,详定:"准礼,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
-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七
◎礼七吉礼七○封禅汾阴后土朝谒太清宫天书九鼎封禅。太宗即位之八年,泰山父老千余人诣阙,请东封。帝谦让未遑,厚赐以遣之。明年,宰臣宋琪率文武官、僧道、耆寿三上表以请,乃诏以十一月二十一日有事于泰山,命...
-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八
◎礼八(吉礼八)○文宣王庙武成王庙先代陵庙诸神祠至圣文宣王。唐开元末升为中祠,设从祀,礼令摄三公行事。朱梁丧乱,从祀遂废。后唐长兴二年,仍复从祀。周显德二年,别营国子监,置学舍。宋因增修之,塑先圣、...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四
◎河渠一○黄河上黄河自昔为中国患,《河渠书》述之详矣。探厥本源,则博望之说,犹为未也。大元至元二十七年,我世祖皇帝命学士蒲察笃实西穷河源,始得其详。今西蕃朵甘思南鄙曰星宿海者,其源也,四山之间,有泉...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五
◎河渠二○黄河中熙宁四年七月辛卯,北京新堤第四、第五埽决,漂溺馆陶、永济、清阳以北,遣茂则乘驿相视。八月,河溢澶州曹村,十月,溢卫州王供。时新堤凡六埽,而决者二,下属恩、冀,贯御河,奔冲为一。帝忧之...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六
◎河渠三○黄河下汴河上元祐八年二月乙卯,三省奉旨:"北流软堰,并依都水监所奏。"门下侍郎苏辙奏:"臣尝以谓软堰不可施于北流,利害甚明。盖东流本人力所开,阔止百余步,冬月河流断绝,故软堰可为。今北流是...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七
◎河渠四○汴河下洛河蔡河广济河金水河白沟河京畿沟渠白河三白渠邓许诸渠附元丰元年五月,西头供奉官张从惠复言:"汴口岁开闭,修堤防,通漕才二百余日。往时数有建议引洛水入汴,患黄河啮广武山,须凿山岭十数丈...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八
◎河渠五○漳河滹沱河御河塘泺缘边诸水河北诸水岷江漳河源于西山,由磁、洺州南入冀州新河镇,与胡卢河合流,其后变徙,入于大河。神宗熙宁三年,诏程昉同河北提点刑狱王广廉相视。四年,开修,役兵万人,袤一百六...
《宋史》 志 ▪ 志·卷四十九
◎河渠六○东南诸水上开宝间,议征江南。诏用京西转运使李符之策,发和州丁夫及乡兵凡数万人,凿横江渠于历阳,令符督其役。渠成,以通漕运,而军用无阙。八年,知琼州李易上言:"州南五里有度灵塘,开修渠堰,溉...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
◎河渠七○东南诸水下淮郡诸水:绍兴初,以金兵蹂践淮南,犹未退师,四年,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莆堰,其余诸堰,并令守臣开决焚毁,务要不通敌船;又诏宣抚司毁拆真、扬堰闸及真州陈公塘,无令...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一
◎礼一○吉礼一五代之衰乱甚矣,其礼文仪注往往多草创,不能备一代之典。宋太祖兴兵间,受周禅,收揽权纲,一以法度振起故弊。即位之明年,因太常博士聂崇义上《重集三礼图》,诏太子詹事尹拙集儒学之士详定之。开...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二
◎礼二(吉礼二)○南郊南郊坛制。梁及后唐郊坛皆在洛阳。宋初始作坛于东都南薰门外,四成、十二陛、三壝。设燎坛于内坛之外丙地,高一丈二尺。设皇帝更衣大次于东壝东门之内道北,南向。仁宗天圣六年,始筑外壝,...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三
◎礼三(吉礼三)○北郊祈谷五方帝感生帝北郊。宋初,方丘在宫城之北十四里,以夏至祭皇地祇。别为坛于北郊,以孟冬祭神州地祇。建隆以来,迭奉四祖崇配二坛。太平兴国以后,但以宣祖、太祖更配。真宗乃以太宗配方...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四
◎礼四(吉礼四)○明堂明堂。宋初,虽有季秋大享之文,然未尝亲祠,命有司摄事而已。真宗始议行之,属封岱宗、祀汾阴,故亦未遑。皇祐二年三月,仁宗谓辅臣:"今年冬至日,当亲祀圜丘,欲以季秋行大享明堂礼。然...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五
◎礼五(吉礼五)○社稷岳渎籍田先蚕奏告祈禜社稷,自京师至州县,皆有其祀。岁以春秋二仲月及腊日祭太社、太稷。州县则春秋二祭,刺史、县令初献,上佐、县丞亚献,州博士、县簿尉终献。如有故,以次官摄。若长吏...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六
◎礼六吉礼六○朝日夕月九宫贵神高禖大火寿星灵星风伯雨师司寒蜡七祀马祖酺神朝日,夕月。庆历,用羊、豕各二,笾豆十二,簠、簋、俎二。天禧初,太常礼院以监察御史王博文言,详定:"准礼,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七
◎礼七吉礼七○封禅汾阴后土朝谒太清宫天书九鼎封禅。太宗即位之八年,泰山父老千余人诣阙,请东封。帝谦让未遑,厚赐以遣之。明年,宰臣宋琪率文武官、僧道、耆寿三上表以请,乃诏以十一月二十一日有事于泰山,命...
《宋史》 志 ▪ 志·卷五十八
◎礼八(吉礼八)○文宣王庙武成王庙先代陵庙诸神祠至圣文宣王。唐开元末升为中祠,设从祀,礼令摄三公行事。朱梁丧乱,从祀遂废。后唐长兴二年,仍复从祀。周显德二年,别营国子监,置学舍。宋因增修之,塑先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