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元朝】 脱脱阿鲁图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
脱脱,阿鲁图等《宋史》
《宋史》 【元朝】 脱脱,阿鲁图等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宋史》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

《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

《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

《食货志》十四卷,相当于《旧唐书·食货志》的七倍。

根据宋朝的情况,《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学术活跃,雕版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庞大的文官群,他们的俸禄优厚,有很好的条件著述。加之统治者重视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学的发达。

修撰本朝史的工作,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担;王安石变法改革官制后,主要由秘书省负责。官修的当代史有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记载宰相、执政议事及与皇帝问对的时政记,根据起居注、时政记等按月日编的日历,详细记载典章制度的会要,还有编年体的“实录”和纪传体的“国史”。

元末修撰的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旧有宋朝国史编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

宋史对于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典章制度以及活动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人物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是研究两宋三百多年历史的基本史料。例如,从《宋史·食货志》中,不仅可以看到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和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还可以看到宋代高度发展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等,保存了许多天文气象资料、科学数据以及关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丰富史料。

除官修的当代史外,私撰述的历史著作也不少,像南宋初年史学家李焘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专记北宋一代史实;南宋孝宗时的史学家徐梦莘修撰的《三朝北盟会编》,专记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和战的关系。

因此元朝修《宋史》时,拥有足够的资料。以志来说,《宋史》共十五志,一百六十二卷,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仅次于列传。其例目之多,分量之大,也是二十五史所仅见。其中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还包括职官的食邑、荫补、俸禄等,从中可以看出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此外,《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编得也比较好。《宋史》的志书基本上能反映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的情况。

查看该书籍完整介绍

目录分页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一十

    ◎忠义六○赵良淳(徐道隆)姜才马塈密佑张世杰陆秀夫徐应镳陈文龙邓得遇张珏赵良淳,字景程,居饶之余干,太宗子恭宪王之后,丞相汝愚曾孙也。累世以学行名,号贤宗子。良淳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一十一

    ◎忠义七○高敏(张吉)景思忠(弟思立)王奇蒋兴祖郭浒朱友恭附吴革李翼(阮骏)赵士嶐(士医士真士遒士跂陈自仁叔皎叔凭训之聿之)陈淬黄友郝仲连刘惟辅高子孺韩青附牛皓魏彦明刘士英翟兴(弟进)朱跸(朱良方允...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一十二

    ◎忠义八○高永年鞠嗣复(宋旅丁仲修项德附)孙昭远曾孝序赵伯振王士言(祝公明附)薛庆孙晖(李靓杨照丁元附)宋昌祚李政姜绶刘宣屈坚(王琦韦永寿附)郑覃姚兴张玘陈亨祖王拱刘泰孙逢(李熙靖赵俊附)姚邦基刘化...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一十三

    ◎忠义九○赵时赏赵希洎刘子荐(黄文政)吕文信钟季玉(潘方)耿世安丁黼米立(杨寿孙赵文义侯畐)王孝忠高应松(张山翁)黄申陈胶萧雷龙宋应龙(褚一正)邹洬(刘子俊刘沐孙{卤木}彭震龙萧焘夫陈继周陈龙复张镗...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一十四

    ◎忠义十○陈东欧阳澈马伸吕祖俭吕祖泰杨宏中华岳邓若水僧真宝莫谦之徐道明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早有隽声,俶傥负气,不戚戚于贫贱。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东无所隐讳。所至宴集,坐客惧为己累,...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一十五

    ◎孝义○李璘(甄婆儿)徐承珪刘孝忠吕升(王翰)罗居通(黄德舆)齐得一李罕澄邢神留(沈正)许祚(李琳等)胡仲尧(仲容)陈兢洪文抚易延庆董道明郭琮(毕赞)顾忻(李琼)朱泰成象陈思道方纲庞天祐刘斌樊景温(...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一十六

    ◎隐逸上○戚同文陈抟种放万适李渎魏野邢敦林逋高怿徐复孔旼何群中古圣人之作《易》也,于《遁》之上九曰"肥遁,无不利",《蛊》之上九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二爻以阳德处高地,而皆以隐逸当之。然则隐德之...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一十七

    ◎隐逸中○王樵张愈黄晞周启明代渊陈烈孙侔刘易姜潜连庶章詧俞汝尚阳孝本邓考甫宇文之邵吴瑛松江渔翁杜生顺昌山人南安翁张举王樵,字肩望,淄州淄川人。居县北梓桐山。博通群书,不治章句,尤善考《易》。与贾同、...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一十八

    ◎隐逸下○徐中行苏云卿谯定王忠民刘勉之胡宪郭雍刘愚魏掞之安世通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一十九

    ◎列女朱娥张氏彭列女郝节娥朱氏崔氏赵氏丁氏项氏王氏二妇徐氏荣氏何氏董氏谭氏刘氏张氏师氏陈堂前节妇廖氏刘当可母曾氏妇王袤妻徐端友妻詹氏女刘生妻谢泌妻谢枋得妻王贞妇赵淮妾谭氏妇吴中孚妻吕仲洙女林老女童氏...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二十

    ◎方技上○赵修己王处讷(子熙元)苗训(子守信)马韶楚芝兰韩显符史序周克明刘翰王怀隐赵自化冯文智沙门洪蕴苏澄隐丁少微赵自然昔者少皞氏之衰,九黎乱德,家为巫史,神人淆焉。颛顼氏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二十一

    ◎方技下○贺兰栖真柴通玄甄栖真楚衍僧志言僧怀丙许希庞安时钱乙僧智缘郭天信魏汉津王老志王仔昔林灵素皇甫坦王克明莎衣道人孙守荣贺兰栖真,不知何许人。为道士,自言百岁。善服气,不惮寒暑,往往不食。或时纵酒...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二十二

    ◎外戚上杜审琦(弟审琼审肇审进从子彦圭彦钧孙守元曾孙惟序)贺令图(杨重进附)王继勋刘知信(子承宗)刘文裕刘美(子从德从广孙永年马季良附)郭崇仁杨景宗符惟忠柴宗庆张尧佐自西汉有外戚之祸,历代鉴之,崇爵...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二十三

    ◎外戚中○王贻永李昭亮李用和(子璋玮珣)李遵勖(子端懿端愿端悫端愿子评)曹佾(从弟偕子评诱)高遵裕(弟遵惠从侄士林士林子公纪公纪子世则)向传范(从侄经综经子宗回宗良)张敦礼任泽王贻永字季长,溥之孙也...

  • 《宋史》 列传 ▪ 列传·卷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孟忠厚韦渊钱忱邢焕潘永思吴益(弟盖)李道郑兴裔杨次山孟忠厚,字仁仲,隆祐太后兄,追封咸宁郡王彦弼子也。后退居瑶华宫,哲宗恩眷不衰,故忠厚得以仕进。宣和中,官至将作少监。靖康元年,知海州,召...

热门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