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先秦】 王诩

《鬼谷子》,战国著名道家,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的著作。《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纵横家(以《鬼谷子》为代表)的哲学观,深受《老子》道家哲学的影响。纵横家的道家思想体现在其纵横“捭阖”的社会活动之中;纵横策士们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
王诩《鬼谷子》
《鬼谷子》 【先秦】 王诩

《鬼谷子》,战国著名道,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的著作。《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纵横家(以《鬼谷子》为代表)的哲学观,深受《老子》道家哲学的影响。纵横家的道家思想体现在其纵横“捭阖”的社会活动之中;纵横策士们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

《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它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该书作为纵横家的代表著作,为后世了解纵横家与道家的思想提供了不少的参考。

明英宗正统九年校正增补的《正统道藏》太玄部收录《鬼谷子》一书,不录注者姓名。然其注多避唐讳,盖唐尹知章所注。

《鬼谷子》成书于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周朝衰微,无实际控制能力,中原各国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各国间战争日益加剧。根据许倬云编写的统计材料,公元前722—前464年的259年中,只有38年没有战争。各国之间的竞争,也间接带动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于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鬼谷子是当时的纵横家,也是活跃于外交舞台上的名士张仪、苏秦的老师,俗称“鬼谷先生”。《史记》的《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都说他们“习之于鬼谷先生”,“俱事鬼谷先生学术”。鬼谷子因隐居于鬼谷,以地得名。在战国时代频繁的外交活动和热烈的“百家争鸣”的激励下,他曾经东行游学于齐、魏等国,在那里授徒讲学。并在齐国留下其宝贵的讲稿。据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约与燕昭王处于同时代,而张仪则与秦惠文王处于同时代,苏秦的活动年代要比张仪晚二三十年。他们先后在鬼谷先生处学习游说技术,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外交活动家,在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中建过功业,这些都先后为《鬼谷子》的成书创造了条件。

《鬼谷子》思想学说之所以能在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独树一帜,不仅在于他的与众不同的纵横理论,更在于他以“道”为理论依托,将其思想学说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在书中鬼谷子的哲学思想对老子道家思想进行了吸收并有进一步的突破发展,运用到实践领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道”是宇宙的本源

先秦时代的文献中常有提及“天道”、“人道”等概念,而首先将“道”提到一个哲学范畴高度的是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之本,将阴阳作为化生万物之因。“道者万物之奥”(六十二章)[|],这里的“奥”,有荫蔽,隐藏的意思,即道是万物藏身之所,是万物生长的庇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产生原始混沛的气,再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产生中和之气,阴阳二气与其作用产生的中和之气产生万物。万物都有阴阳二气,互相冲击渗透成为和气。之后的《庄子》也继承了这一思想:“夫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知北游》)13]天无“道”则不高,地无“道”则不广,日月无“道”则不行,万物无“道”则不能昌盛,世间万物都由“道”来决定。

从本体论的进路来看,《老子》和《庄子〉〉的“道”皆是是万物之所以为万物的形而上的根据,《鬼谷子》也是如此,《本经阴符七术》云:“道者,天地之始也,一其纪也”首先就说道是天地宇宙的本源。纪,纲纪,“一其纪”就是一是道的纲纪,是由道产生的万物的总原理。接着又说:“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一其化端”,一是化万物的开端,认为“道生一”并非常重视“一”的作用,这点与老庄的“道”相合,《老子》的“道”有时也用一表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2]。《庄子》中也有相同论述:“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天地》)。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鬼谷子》的宇宙生成模式,即道生一,一化气,气生天地而后有万物,这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即道生成一,一生成阴阳二气,阴阳交互生成天地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也是十分相近的。

“道”无形无名、周密贵微

上段引文提到道是“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的,陶弘景注曰:“言天道混成,阴阳陶铸,万物以之造化,天地以之生成,包容宏厚,莫见其形,至于化育之气,乃先天地而成,不可以状貌诘,不可以名字寻,妙万物而为言,是以谓之神灵”因此《鬼谷子》的道无形无名,不可被感知,《本经阴符经》篇又云“神道混纯为一,以变论万,说义无穷”是说道神妙混纯莫测,在《反应》篇中也有相关描述“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6]。这些说到底都是对老子道论思想的吸收和利用。《老子》云:“有物混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二十五章)【7】又“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是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丨8]。道不是现象,具有无形无名,不可感知,不可言说的特点。

在《鬼谷子》中,道的另一特点是周密贵微,“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阖篇》)。捭贵在周详,阖贵在隐密。周详隐秘,与道相合。又“故谋必欲周密”(《摩篇》)[1W。将“道”的范畴引入游说纵横的谋略中,自然也必须周详隐秘。注重细节,从微观的角度,关注事物最细小的变化,以免招致祸患。上文介绍《鬼谷子?抵戏》篇提到“戏”有缝隙的意思,《抵戏》整篇所言都是对微小事物的防范,“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这也是老庄思想所主张的,《老子》有:“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十五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比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六十四章)。《庄子?齐物论》有:“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与上面的"经“经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的说法非常相似。

“道”之“无为”与"不争”

《老子》认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真正的修道工夫,须用减法,一步步否定减损固有的偏见思维和外部纷纷扰。老子的“无为”并非不为,什么都不去做,而是不妄为,要依照事物的自然属性,顺其自然地作为,因此又是无不为。

《鬼谷子》继承了老子“为道日损”乃至“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在《本经阴符经》“损兑”一段中有云:"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有关损兑的含义,陶弘景有注:"《老子》曰:‘塞其兑。’河上公曰:'兑,目也’《庄子》曰:‘心有眼’然则,兑者谓之以心眼察理也;损者谓减损他虑,专以心察也。”

故这里的意思是指圣人用自然无为应对所得,言辞观察与具体事情相符合。专心观察,是为了了解事物;减少杂念,是为了坚持行动。减少杂念专心观察之后,事情如果还是不行,圣人是不会加强辩解的。这里既提到了“为道日损”的体道工夫,又与《老子》的“圣人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二章)的思想相契合。而对“无为”之强调,《鬼谷子》中也时有体现,认为谋略“无为而贵智”(《谋篇》),真人“无为以包志虑思意”,圣人“以无为待有德”“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养志“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本经阴符经》);“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捭阖》)。

在道之“无为”的基础上,《鬼谷子》与《老子》都有着‘‘不争”的思想。《老子》认为水与道相似的原因在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鬼谷子》则是将“不争”的思想运用到为政治国、军事战略之中,这一点在《摩》篇中有着最集中的体现:“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主持政事总有成绩的人,积累德政,人们安居乐业,不知道是谁给了他们利益;积累善政,人们都去做,不知道是为什么。指挥战争常常胜利的人,通常不争取什么,不耗费资材,老百姓不知道为什么归服他,为什么害怕他。所以天下的人都把他比作明。《老子》在行军作战方面中也有“不争”的论断:“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六十八章)

道法自然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人们效法大地劳作繁衍,大地效法上天孕育万物,上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即尊重事物的自然规律,顺其自然,顺应天地四时之变化。《鬼谷子?持枢篇》虽然残存简赅,但寥寥数句,也表达出顺应天地四时的观点。“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别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⑷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春天生发、夏天茂盛、秋天收获,冬天蔽藏,这是自然的运行之道,自然界的都要遵循这一根本法则,违背他就会自取灭亡。

上面的“正”字,陶弘景注曰:“言春夏秋冬四时运用,不为而自然也。不为而自然,所以为正也”《庄子?德充符》言:“受命于天,惟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正生即正性,"正”是标准或法则。这里都是告诫世人做一切事都要要依循自然规律,效法自然。

查看该书籍完整介绍

目录分页

  • 《鬼谷子》 鬼谷子 ▪ 捭阖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

  • 《鬼谷子》 鬼谷子 ▪ 反应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

  • 《鬼谷子》 鬼谷子 ▪ 内楗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

  • 《鬼谷子》 鬼谷子 ▪ 抵戏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

  • 《鬼谷子》 鬼谷子 ▪ 飞箝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

  • 《鬼谷子》 鬼谷子 ▪ 忤合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

  • 《鬼谷子》 鬼谷子 ▪ 揣篇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

  • 《鬼谷子》 鬼谷子 ▪ 摩篇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

  • 《鬼谷子》 鬼谷子 ▪ 权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言或反覆,欲相却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干忠...

  • 《鬼谷子》 鬼谷子 ▪ 谋篇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 《鬼谷子》 鬼谷子 ▪ 决篇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

  • 《鬼谷子》 鬼谷子 ▪ 符言

    安徐正静,其被节先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右主位。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德之...

  • 《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 ▪ 盛神法五龙

    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

  • 《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 ▪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故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

  • 《鬼谷子》 本经阴符七术 ▪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孙俊平律师解说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常识

对孙俊平律师来说,做一个侠行天下之人是儿时的梦想。除本职工作外,她每年还会办理多起法律援助案件,不计报酬,只为公益。从业10年来,多次被评为被评为“海淀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