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卷1、2)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卷1“历代诸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总例为“不分三品,惟逐各部;物以类从,目随纲举。”其中以部为“纲”,以类为“目”,计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既便检索,又体现出生物进化发展思想。部之下为60类,各类中常将许多同科属生物排列在一起。各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即一药名下列8个项目(即“事”)。其中“释名”列举别名,解释命名意义;“集解”,介绍药物出产、形态、采收等;“辨疑”(或“正误”),类集诸家之说,辨析纠正药物疑误;“修治”,述炮炙方法;“气味”、“主治”、“发明”,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其下每多作者个人见解;“附方”,以病为题,附列相关方剂。

李时珍念本草一书历代注解者谬误亦多,遂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博收群书,在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基础上编成此书。

《本草纲目》版本颇多,除国外各种全译或节译本外,国内现存约七十二种,大致可分为“一祖三系”,即祖本(金陵本、摄元堂本)及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江西本系统,主要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良心、张鼎思刻本等;钱本系统,主要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钱蔚起杭州六有堂刻本,并改绘药图,以及清顺治十二年(1655)吴毓昌太和堂本,乾隆间《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抄录;张本系统,主要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张绍棠南京味古斋刻本,文字参校江西本、钱本,药图改绘后增加十余幅,并附《本草纲目拾遗》。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本即据张本影印,晚近通行本为197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衡如校点本,199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金陵本影印本。

查看该书籍完整介绍

目录分页

  • 《本草纲目》 木部 ▪ 乌臼木

    释名鸦臼(通称乌桕)。气味苦、微温、无毒。主治小便不通。用乌桕根皮,煎汤饮服。大便不通。用乌桕根一寸。劈破,煎水半碗服下,立通。不宜多吃。大、小便均不通。用乌桕根白皮,干后研为末。先以硭硝二两煎汤服...

  • 《本草纲目》 木部 ▪ 巴豆

    释名巴菽、刚子、老阳子。气味辛、温、有毒。主治一切积滞。用巴豆一两、蛤粉二两、黄蘖三两,共研为末,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水送下。宿食不化,大便闭塞。用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同煮三日三夜,...

  • 《本草纲目》 木部 ▪ 大风子

    气味辛、热、有毒。主治大风疮裂。有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匀涂疮。另外还用大风子壳煎汤洗浴。此方亦治杨梅恶疮。大风诸癞。用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加少量酒。和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 《本草纲目》 木部 ▪ 相思子

    释名红豆气味苦、平、有小毒、使人呕吐。主治止热闷头痛。除风痰瘴疟疾,杀虫。…

  • 《本草纲目》 木部 ▪ 桑

    释名子名椹气味桑根白皮:甘寒、无毒。桑叶:苦、甘、寒、有小毒。桑枝:苦、平桑柴灰:辛、寒、有小毒。主治桑柴灰:目赤肿痛。用桑灰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每用一钱,铴汤澄清后洗眼。青盲。用桑灰煎汤洗眼...

  • 《本草纲目》 木部 ▪ 柘

    气味(木白皮、根白皮)甘、温、无毒。主治煮汁酿酒服,治耳聋耳鸣、劳损虚弱、腰肾冷、梦遗等症。…

  • 《本草纲目》 木部 ▪ 楮

    释名构、构桑。气味楮实:甘、寒、无毒。楮叶:甘、凉、无毒。树白皮:甘、平、无毒。皮间白汁:甘、平、无毒。主治楮实:水气蛊胀。用楮实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另以茯苓三两、白丁香一两半,共研为末,将膏和末...

  • 《本草纲目》 木部 ▪ 枳

    释名子名枳实,枳壳。枳实,枳壳一物也。气味枳实:苦,寒,无毒。枳壳:苦,酸,微寒,无毒。主治破结实,消胀满,安胃气,止溏泄。…

  • 《本草纲目》 木部 ▪ 枸橘

    释名臭橘。气味(叶)辛、温、无毒。主治下痢脓血后重(同萆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附方近年亦用枸橘叶治反胃、呕吐、乳部结核等症。枸橘的果实,洗净、晒干,切成片,可治胃...

  • 《本草纲目》 木部 ▪ 栀子

    释名木丹、越桃、鲜支。气味苦、寒、无毒。主治鼻血。用山栀子烧灰吹入鼻中。屡试皆效。小便不通。用栀子仁十四个、独头蒜一个、盐少许,俣捣烂贴脐上及阴囊,过一会即通。血淋涩痛。用生栀子不、滑石等分,葱汤送...

  • 《本草纲目》 木部 ▪ 酸枣

    释名山枣。气味(酸枣)酸、平、无毒。主治胆风沉星(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多睡)。用酸枣仁一两(生用)、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微焦为散。每取二钱,加水七分煎至六分,温服。胆虚不眠(心多惊悸)。用酸枣...

  • 《本草纲目》 木部 ▪ 白棘

    释名棘刺、棘针、赤龙爪。花名刺原。气味(白棘)辛、寒、无毒。主治小便尿血。用白棘三升,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三次服。明脏虚冷,腹胁刺痛。用白棘一合(焙过)、槟榔二钱半,加水一碗,煎至五分,再加好酒...

  • 《本草纲目》 木部 ▪ 蕤核

    释名白桵仁、棫仁。气味甘、温、无毒。主治多种眼疾(眼目昏暗,痒痛隐涩,赤肿羞明,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用蕤仁(去皮,压去油)二两、脑子二钱半,一起研匀,加生蜜六钱,收存点眼。此方名“零星雪膏...

  • 《本草纲目》 木部 ▪ 山茱萸

    释名蜀酸枣、肉枣、鸡足、鼠矢。气味酸、平、无毒。主治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 《本草纲目》 木部 ▪ 胡颓子

    释名蒲颓子、卢都子、雀我酥、半含春、黄婆奶。气味酸、平、无毒。主治水痢。用胡颓子(按:即成熟果实)煎水服。疮疥。用胡颓子根煎汤洗。吐血。用胡颓子根煎水饮服。喉痹痛塞。用胡颓子根煎酒灌服。气喘咳嗽。用...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是为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直播营销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