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衙 sān yá

    sān

    三衙是什么意思

    1.宋时殿前司、侍卫马军、步军的合称。宋史˙卷二十三˙钦宗本纪:『择武臣得军心者为同知﹑签书枢密院,边将有威望者为三衙。』2.三回。元˙秦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忧愁杀,一日三衙,几度添白发。』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表 sān biǎo

    sānbiǎo

    三表是什么意思

    墨子对言论所提的三个标准,即本、原、用。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西 sān xī

    sān西

    三西是什么意思

    大陆地区指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甘肃中部定西地区及河西走廊的合称。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观 sān guān

    sānguān

    三观是什么意思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空、假、中三种禅观的合称。当修行者一再思惟、观察一切现象都是由心虚构的,进而便处在很专注的状况,在此之时,不见佛果可求,也不见众生可度,是为空观。在空观的基础上观察一切现象,也能见、闻、觉知、能作种种分别,但在经验上则如幻、如化,这是假观,将空观和假观对立经验统一是中观。隋˙智顗˙...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角 sān jiǎo

    sānjiǎo

    三角是什么意思

    1.三角形。诗经˙小雅˙大东˙孔颖达˙正义:『三星鼎足,而成三角。』2.有棱角。董西厢˙卷二:『眼三角,鼻大唇麤。』红楼梦˙第六十八回:『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3.数学上指三角函数的关系、性质及三角形解法与应用之学。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让 sān ràng

    sānràng

    三让是什么意思

    1.再三谦让。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宣公病,让其弟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唐˙骆宾王˙夕次旧吴诗:『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2.用言语责备多次。周礼˙地官˙司救:『凡民之有恶者,三让三罚。』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读 sān dú

    sān

    三读是什么意思

    立法机构议决法案的程序。即一读会、二读会和三读会。法案经三读表决通过后即完成立法程序。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谛 sān dì

    sān

    三谛是什么意思

    佛教用语。指空谛、假谛和中谛。空谛,指现象没有实体;假谛,指现象只是幻有;中谛,指现象是既非无也非有的方式存在。摩诃止观˙卷一下:『以未闻三谛,奴识佛法。』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资 sān zī

    sān

    三资是什么意思

    大陆地区指侨资﹑外资﹑中外合资的合称。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赦 sān shè

    sānshè

    三赦是什么意思

    旧时法律规定可以免除刑罚的三种人:幼弱﹑老耄﹑蠢愚。亦指第三类可以免除刑罚的人。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身 sān shēn

    sānshēn

    三身是什么意思

    佛教用语。大乘佛教谓佛身有法身﹑报身和化身三种。法身指一切现象的真实性,或称为『自性身』。报身指佛净土世界中的佛身,或称为『食身』﹑『受用身』﹑『应身』。化身为教化利益凡夫众生而现出的形象,如释迦牟尼佛,或称为『变化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依世俗谛随机所现说有三身,法身空理,报身空智,利物所...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辅 sān fǔ

    sān

    三辅是什么意思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亦指京师附近之地。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于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汉书˙卷五˙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辟 sān pì

    sān

    三辟是什么意思

    夏商周三代的刑法。即夏的禹刑,商的汤刑,周的九刑。左传˙昭公六年:『三辟之兴,皆叔世也。』孔颖达˙正义:『三辟,谓禹刑、汤刑、九刑也。』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辰 sān chén

    sānchén

    三辰是什么意思

    日﹑月﹑星。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旗旗,昭其明也。』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昭昭若三辰之丽于天,滔滔犹四渎之纪于地。』 【查看详细解释
  • 三迁 sān qiān

    sānqiān

    三迁是什么意思

    1.多次的迁徙。清˙黄遵宪˙潮州行:『一夕辄三迁,踪迹无定所。』2.孟母为了孟子的教育,曾三次迁居的故事。见『孟母择邻』条。后以此赞颂母亲的教养。宋˙叶适˙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3.官职的变更。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太史公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南史˙卷... 【查看详细解释